改革春风,开启发展新局 (1977—1991年)

来源:党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15
浏览:

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再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在改革春风的吹动下,学校办学事业步入了一个稳定快速的发展时期。无论是在党的建设、学生培养,还是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一、恢复师范学院,探索办学规律(1977—1982年)

(一)建立学校正常机构和恢复工作秩序

建立学校院、系行政领导机构。1977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1977〕45号文件规定,工宣队分两批撤离学校,同时免去工宣队员在学校各级领导班子中担任的职务。1978年8月,学校根据中共重庆市委〔78〕54号文件精神,撤销“三结合”的院革命委员会和系革命领导小组,恢复院长和系主任的行政领导体制,建立起正常的院、系行政领导机构。

恢复教师职称评定和晋升工作。1978年2月22日经省高教局审查批准,王德裕、邓盛锟评为副教授;学校党委批准欧恢章等31人为讲师。同年9月院党委决定成立学术委员会筹备小组,11月20日通过无记名投票产生重庆师范学院首届学术委员会,由刘平直任主任委员;王德裕、邓盛锟、张健、陈以震任副主任委员。同年底,根据国务院及省高教局的有关规定,批准田茂沂等99人为讲师。

(二)恢复重庆师范学院

1978年1月,经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准,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恢复为重庆师范学院。专科改本科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为办好本科,学校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的同时对教学力量也作了调整。

(三)恢复高考招生

1977年下半年,全国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学校从77级起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学制4年(原有76级专科3年学制不变),有6个系8个专业,即中文系、数学系、生物系、外语系、史地系(分政史专业和地理专业)、理化系(分物理专业和化学专业)。因招生时间的原因,77级新生于1978年2月入学。从此,学校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979年2月13、14日,学校党委明确提出:以教学为中心,积极提高教学质量,一切工作都必须树立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全院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所有工作的中心。

1.整顿教学秩序、恢复学籍管理

1978年2月,学校着手整顿教学秩序、恢复学籍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贯彻执行对整顿学习纪律,提高教学质量起了积极作用。

2.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979年5月初,学校根据省高教会议精神召开会议,提出加速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1982年初,学校破除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将教学努力、业务提高较快的青年教师晋升为讲师,推动了青年教师进步成长。同时从校外调进教师90多人,并选留部分毕业生、接收分配来的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全校教师由1977年的301人增加到400余人,整体素质也有较大提高。

3.重视科学研究对教学质量的推动作用

学校大力提倡教师参加科研活动,从1979年起,每年有计划地派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同时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1982年2月,院务会议通过《师资建设要点》,规定各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全面安排教师的教学、科研和进修任务,各项任务都应有明确的目标并定期检查。

4.发挥教研室(组)的重要作用

1979年,学校发挥教研室(组)的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功能。各系选拔一批学识造诣较深、有一定声望、工作认真负责的中老年教师为教研室主任(组长),加强教研室(组)的领导力量,推动教研活动的开展。同年11月,制定《教研组工作制度》,规定星期五下午为教研活动时间,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5.调研毕业生情况,改进本科教学工作

1982年下半年,在院长王德裕的带领下,学校组织调查组分别到四川省内的18个县、市考察,了解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在中学教育一线的基本情况,同时听取用人单位对培养学生的意见。结合调研情况,学校全面修订了各专业教学计划,强调培养目标的针对性。

6.加强图书资料经费投入

学校投入的图书经费逐年上升,1977年为7796元,占学校经费的1.4%,1981年为10万元,占学校经费的5%。几年内进书总量达23.4万册。图书资料人员的编制也从1977年的18人,增加至1979年的32人,其中14人具备专业技术职称。

(五)召开第六届党员大会

1980年4月19日至20日,召开了中共重庆师范学院第六届党员大会。王厚溥同志代表上届党委作题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把我院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王厚溥、王德裕、王文哲、邓盛锟、左倜、刘平直、李玉德、李光奇、李克武、朱桂芳、邱蜀、张健、周秋蓉、岳崇兴、唐贤甫、曾祥瑜、戚风等17位同志为中共重庆师范学院第六届委员会委员。选举王厚溥、王德裕、左倜、刘平直、李玉德、李光奇、岳崇兴、戚风等8位同志为第六届党委常委。根据选举结果并报四川省委批准,王厚溥任中共重庆师范学院第六届委员会书记,岳崇兴、李玉德任副书记。

(六)科学研究有发展

1.科学研究工作得到恢复

1978年12月,全国第一次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对学校科研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和推动。学校生物系副教授邵廷富出席大会,他主持研究推广的“红苕高温窖藏技术和机理研究”成果荣获大会奖励。

2.成立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

1980年,学校将科研管理科从教务处分离出来由院长直接领导,同时逐步建立研究课题、科研任务与经费“三落实”和定期检查总结机制,这有利于科学研究规范管理和发展。

3.科研成果逐年增多

据统计,1978—1986年间,学校通过国家、省、市级鉴定和省市以上出版社及公开刊物发表的科研成果762项(专著64部、论文639篇、科研成果59项,获各种奖励242项)。335项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中,科学技术成果59项,42项全国、省、市和有关部委办的等级奖中,国际金奖1项(合作项目)、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省、市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3项、四等奖10项、其他奖9项。专著7部、论文269篇,其中优秀论文52篇;427项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中,被列为全国重点项目6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5项、省重点项目4项、古籍整理2项。公开出版专著57部、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343篇,获省、市奖励的55项,其中二等奖5项、三等奖21项、四等奖23项、其它奖4项、优秀论文76篇。

4.扩大对外学术交流

学校先后与国内270余所高校、科研单位和学术团体建立了长期的情报信息和资料交流机制,与541家单位建立起不定期的学术联系。先后与日本、美国、西德、苏联、加拿大、墨西哥、泰国、瑞士等国家的有关学术团体和学者开展了学术交流。此外,全校共有315人参加了全国、省、市的124个协会、学会、研究会,积极开展学术活动。

5.建立专业研究室,促进科研活动有规划有目的发展

自1980年以来,先后建立了12个专业研究室,集中研究力量,明确研究方向,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四川省高教局为学校下达了30个专职科研人员的编制,改变了学校长期以来科学研究工作处于自发和业余性质的状态。一部分中、青年科研人员通过科研锻炼在学术方面逐步崭露头角,为后来发展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基础。

(七)创办较高质量的刊物

经四川省委宣传部批准,1980年1月《重庆师范学院学报》正式出版。学报创办以来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好评,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文科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等全国性刊物均多次转载学报的文章,部分文章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对促进学术交流起到积极作用。1980年2月,地理系自筹资金出版《地理教育》向全国公开发行,这对中学的地理教学与研究促进甚大,成为广大地理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探讨地理教育改革的重要园地,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刊物。1984年《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为学校科学研究开辟了重要园地。1987年创办《高师教育研究》期刊,发表了不少有关教学、科研、管理经验及改革的新成果。

(八)成人教育迈出新步伐

1979年3月,学校与重庆市、原永川地区和涪陵地区教育局联合开办函授教育以提高中学师资的水平。同年秋,学校开办中文、数学两个专业的本科函授,招生3156名(中文2180人、数学976人)。经过五至六年的函授学习,共计2304人(中文1748人、数学556人)毕业。这批函授学员毕业后进入到四川、重庆的31个县区城乡中学,极大改善了这些地区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为提高中学教学质量作出了贡献。

(九)扩大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的不断增加,学校办学层次的发展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基本建设的规模逐年扩大。1977年,建成学生宿舍楼、幼儿园,建筑面积3309平方米;1979年,建成男生二宿舍、校办工厂,建筑面积14753平方米;1980年,建成学生二食堂、临时教室、三幢教职工宿舍,建筑面积6479平方米;1981年,建成理化实验楼、两幢教职工宿舍,建筑面积10182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硬件条件。

二、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质量(1983—1986年)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总结了拨乱反正的经验,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十二大精神的指引下,学校各方面工作发展迅速。

(一)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多维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政治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多措并举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1982年起,青年工作部、马列主义教研室、院团委密切配合,组织学生开展“马列主义自学小组”“《党章》自学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马列主义觉悟,加深对党的认识,转变学生的思想。全校共建有马列主义自学小组37个,《党章》自学小组23个。

2.出台思想政治教育文件,成立思想政治教研室

1986年9月,学校党委制定《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合格人才的意见》《关于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两个文件,对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作用和地位、工作措施、政工队伍建设等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同时成立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处级),由党委宣传部长兼任教研室主任。

3.加强宣传舆论阵地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反映学校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改革发展情况,校党委决定复办《重庆师院》报(后为《重庆师院报》),该报于1986年10月16日正式复刊为月报。

4.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党的十二大以来,全党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摆到了重要位置。学校积极开展符合青年大学生特点的活动,如争创和评选“工作好、学习好、身体好”的“三好”活动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982年开始,开展为渝碚路街道“为孤寡老人送温暖”活动,物理、化学等系学生轮流照顾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1984年4月,学校承办重庆市第三届大学生“校园之春”。1985年春,学校选派学生代表赴云南老山前线慰问作战部队。通过这些活动,广大师生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逐步树立起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共产主义的道德情操。

5.举办三十周年校庆

1984年9月29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简朴的建校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会上,院长叶乃器回顾了学校开创与发展的艰辛历程,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广大师生员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艰苦创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提出了未来的奋斗目标与工作任务。学校老领导、民主党派代表、教职工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讲话,表示要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奋发图强,努力把学校办得更好,大会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会上表彰了《地理教育》等23项优秀科研项目、业余教育处等5个先进集体和唐以荣等26名先进个人。

6.庆祝第一个“教师节”

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我国“教师节”。根据上级的部署,学校精心组织和安排了庆祝第一个教师节的活动。院长叶乃器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会上,宣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叶乃器等88位教龄30年的教师和王厚溥等49位学校工作30年的职工的决定。物理系教师曾晔光被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在第一个教师节表彰中授予“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二)召开第七次党员大会

1984年11月3日至4日召开学校第七次党员大会。王德裕代表第六届党委作了题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锐意改革,努力开创学院工作的新局面》的报告,李元林代表院纪委作了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重庆师范学院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和院纪委委员。第一次全委会选举并报重庆市委批准,王德裕为书记,唐贤甫为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李元林为纪委副书记。

学校第七届党委委员按照干部队伍“四化”的要求,全部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由上届党委的17人减少为7人并不设常委,形成了一个较为精干的工作班子。

(三)制定《重庆师范学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1984年,为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和促进学校事业发展,根据教育部和四川省高教局的指示,学校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论证,制定了《重庆师范学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1984-1999)》,并于1984年6月经院党委批准上报四川省高教局。《规划》提出办学任务、学校发展规模和六项措施。这些目标和措施基本上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多数目标最后得以实现。

(四)加强教学基础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狠抓“三大支柱”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图书资料、实验室建设等三大支柱,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推、压、送”的方式促进教师队伍加速成长。“推”即把中青年教师推到教学第一线,加强教学实践锻炼;“压”就是给中青年教师压担子,要求他们除教学任务外要有明确的进修提高计划和要求;“送”就是把一些中青年教师送到国内重点院校或出国培养深造。到1987年末,学校派出进修教师达314人次,其中选送25人到校外委托培养研究生,学成后回校任教,他们很快成为教学骨干。同时,从校外调进一批学有专长的教师,1979年至1984年间共调进教师90多人。1984年,在教务处下设立“师资科”,专门负责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管理工作,以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激励教师提高学术水平。1978年到1987年,全校教师人数由317人增至470人,其中讲师以上职称的由63人增至370人,占教师总人数的62.57%,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图书资料建设

1985年投入经费14万元,占总经费3%,1987年达14.4万元,占总经费5%。从1978年至1987年十年间,总进书量27.2万册,馆藏图书达到66.16万册。1983年10月,学校将教务处图书管理科升格为处级单位图书馆,由副院长分管以加强领导。扩大图书馆面积,1985年扩大馆舍1000㎡,增设阅览室3间,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

3.加强实验室建设

加大建设投入,1981年新建成7000㎡的理化实验大楼,后又建成1万㎡的生地实验大楼,同时还建成生物标本室、地理标本室、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及音像资料室、文物室等。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实验室管理。1985年,学校将原教务处下属的设备电教科分别设为设备科和电教科。加强实验人员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截止到1985年底,各专业共开实验课46门、实验529个,实验课教学时数达1750学时,各专业平均达到应开实验课程的73%和应开实验课时数的76%。

(五)科学研究有提高,学位授予新突破

围绕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上发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论断和把高等学校办成“教育的中心和科学研究的中心”的重要思想,学校提出科学研究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要拓宽研究领域,改革科研管理体制。

1.打造科学研究阵地

1980年,学校以心理学教研室和教育学教研室为依托,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室”,这是学校成立以来的第一个系级研究室。

2.成立科研管理机构

1985年,为加强高校管理体制和教学改革的研究,成立了“高教研究室”(处级机构)。1986年将科研科升格为科研处,加强了对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同时,扩大科研经费来源,由过去单一的国家拨款逐步转向多渠道争取研究经费,增强了科研活力。1978年科研经费约1.5万元,1986年增至25.11万元,8年间的总投入额为101.79万元。

3.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

1983年,学校成立科技咨询公司开展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通过横向联合开发新产品,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1986年底争取研究课题近80项,先后与近30个乡镇企业建立技术服务业务,获得科研经费38.39万元,科研成果获社会经济效益超过200万元。

4.改革科研管理工作

根据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学校进一步改革科研管理工作,改革内容主要围绕课题计划管理和科研经费使用办法两个方面,激发了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研究水平也大为提高。

5.参与编纂《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的编纂和出版发行是中国语言文字编撰史上的里程碑,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家文化建设重点科研项目。从1975年筹划到1990年全书全部出版发行,历时15年。全书共八卷,收入古、今楷书汉字单字字头54678个,总字数2500万,是当时世界上收集汉字单字最多的一部字典。该书由四川、湖北两省近二十所高校的400多位教授、专家、学者共同完成,四川由四川大学、西南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学院、南充师范学院等院校组成了5个编写组。我校作为第四编写组,由副院长刘平直和中文系欧恢章主持,抽调中文系部分教师和当年中文专业毕业的部分学生共15人组成《汉语大字典》编写组。从1975年底开始收集资料、制作卡片,1980年完成资料积累和试编工作,1981年起着手编写初稿,共完成21个部首近4000个单字字头约100万字的编写任务。1986年10月《汉语大字典》第一卷出版,被列为全国出版界十件大事之一,1986年获中国图书奖荣誉奖,1994年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参加编纂《汉语大字典》工作不仅有力地推进了科研工作,还培养了一批专家学者。刘平直、王文哲被任命为汉语大字典工作委员会委员,欧恢章、赵克刚、李福庚、黎新第被任命为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委员,部分编纂人员后来成长为中国语言文字学领域的专家学者。

6.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

1985年,学校将申报硕士学位授权点纳入近期发展目标,1986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7年秋,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元代文学方向)首批硕士研究生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取得,标志着学校办学层次的提高。

(六)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办学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高速发展,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人才成为高校办学任务。学校在办好全日制本科教育的同时,努力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成人教育,最终形成委托培养、函授教育和干部专修科等针对性强、特色突出的办学模式。

1.开展委托培养

1980年7月,冶金部委托学校培养冶金系统急需的中学数、理、化师资。经考试共录取230人,同年9月正式开课,通过一年学习,该批师资人员充实到冶金部所属部分学校。1985年,青海省教委与学校商定,从当年青海省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择优招收学生122名,经过两年的专科学习,全部完成学业。这种委托培养的方式有效缓解了行业系统和地区的师资不足。

2.举办函授教育

1983年1月,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举办本科函授和夜大学的普通高校(共289所)之一。当年夏季,学校新增生物、地理、物理和化学4个本科函授专业,招生483人,加上1979年起招收的中文、数学本科函授生,本科函授生达到3639人。1984年2月,教育部公布45所第三次审定的举办函授和夜大学的普通高校,批准学校举办夜大学(专科),当年首批招收政治、历史、物理3个专业三年制专科夜大学学生274名。由于函授教育学生质量较高,受到上级和同行的重视,1984年函授部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3.举办干部专修班

为适应社会的需要,1984年秋,受攀枝花市等地委托,学校举办两年制脱产学习干部专修科,招收政史专业干部专修科学员52名。从1983年到1987年,共招收500多位学员。干部专修科着重培养在职干部,提高了干部的学历层次,为他们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干部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七)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召开

1987年5月21至23日,学校召开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共推选出代表210名。叶乃器院长向大会作题为《团结一致,发奋图强,振兴重师》的工作报告,分管后勤的副院长就学校经费预、决算情况作说明,全体代表分组讨论院长的工作报告和学校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最后大会选举产生了由唐贤甫等13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作为教代会常设机构。此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调动了广大教职工重视、关心学校发展的积极性,是学校内部治理改革新的探索。

(八)增加基础设施教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1983年后,学校基本建设投资增加,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1983—1987年,修建教学及辅助用房2幢,17961平方米。修建教师住宅楼8幢,建筑面积13854平方米,先后对13幢、14幢、15幢、16幢、21幢等设施较差的旧住宅进行改造。通过以上民生措施,师生的工作生活条件大为改观,学院的面貌发生可喜的变化。

三、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1987—1991年)

1987至1991年,在国家进行治理、整顿、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指引下,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团结师生员工奋力拼搏,不断推进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各项改革,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

(一)从严治党,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1.进行党员重新登记

根据中发〔1989〕10号文件通知要求和省、市委关于党员“重新登记”工作的部署,1990年5月24日,党委进行了“重登”工作的动员。全校513名党员(含预备党员1名),经过自查、申请、评议、组织处理几个阶段,准予登记的502名,7人因出国学习未参加登记,2人未提出申请不予登记,2人暂缓登记。

2.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学校党委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组织广大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三大”以后,先后组织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学习纲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习纲要》以及党的重要会议的决定、文件、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等,以党的理论为指导,联系实际推动改革发展。

3.做好干部选拔工作和党员发展工作

1987年末,为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党委召开群众座谈会、个别谈心、无记名投票等方式,推荐学校、系领导干部,建立后备干部队伍,为院、系(部、处)领导班子的调整奠定了基础。加强对党务干部队伍的建设,为提高党务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创造必要条件,吸收党务干部参加中心组学习或送校外培训。严格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保证党员质量发展新党员。1990年至1991年,全校共发展新党员53名。到1991年末全校共有党员534名,其中教师党员184名。

4.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学校党委、纪委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制定党委会议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1989年4月,学校纪委、监察审计室联合设置举报箱,发挥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作用,以推进干部的廉政建设。

(二)制定十年发展规划与“八五”计划

1991年10月,《重庆师范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十年规划与“八五”计划》经四川省教委同意后正式实施。《规划》对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办学规模和具体措施做出了明确规定。

(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师生思想教育工作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党的十三大召开以后,学校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努力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社会主义必胜信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

2.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11月,学校党委制定了学习十三大文件与思想教育的计划。通过学习,广大师生员工认识了我国国情,理解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3.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学生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从1989年新学年起开设《人生哲学》等必修课程。同时,开展“三育人”活动,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管理和服务之中,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4.蓬勃开展校园文化

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校园文化生活。每年新生入学,组织新生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和“重庆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时,开展“爱党、爱国、爱校、爱专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5.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抓思想建设,帮助政工干部树立安心工作、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激发他们工作的责任感和光荣感。充实队伍,把政治辅导员纳入教师编制兼任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工作。1986年9月,院党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学生思想工作,培养合格人才的意见》,抓培训培养,提高政工队伍的素质。1986年开始,学校开办了三期干部培训班。抓制度建设,制定《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条例》《政治辅导员工作的暂行规定》。抓政策落实,在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时,给政工干部专项指标单独评审。这些措施有效调动和发挥了政工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一支素质较好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基本建成。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开展毕业生质量和中学情况调研

为进一步总结办学的经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1988年12月,学校派出8个调查组分赴绵阳、广元、遂宁、内江、自贡、宜宾等29个县的教委、75所中学进行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50余次,走访校友500多人次,较为全面地了解毕业生(重点是77级以后)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及适应中学教育的情况。同时,也收集中学教育师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学校对中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状况,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有了更全面的掌握,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方向。

2.开展课程教学质量评估

为了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1988年,学校对历史系的中国古代史、数学系的高等几何和物理系的电磁学3门课程进行教学质量评估试点。1989年参评面覆盖到7个系,3个公共课教研室(教育学、心理学、公共外语),66位教师和1324名学生。1990年,此项工作全面铺开,174位教师受评,3100余名学生参评,评估平均分83.6。同时设立一类课程专项奖和支持经费,从1991年起,学校每两年一次对各系和直属教研部(室)上报的一类课程进行验收和评估,对全院开设的159门选修课(校级公共选修课7门、系级选修课152门)进行检查和评估。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的建立,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

3.办学层次进一步扩展

继1986年古代文学专业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后,1990年,国家又批准中文系文艺学专业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1991年招生。

4.函授夜大等办学特色凸显

1991年成人教育在原有函授、夜大学的基础上举办了干部专修班、专业证书班等。在层次上有高中起点的三年制专科、五年制本科和专科起点的三年制本科。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先后开办了汉语言文学、应用数学和应用物理等22个专业,在读学生逾3000人,较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五)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1.多种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学校针对各层次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务要求进行培训,并把培训重点放在中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与学术带头人。坚持不脱产、自学、院内为主的原则,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结合教学科研任务进行培训提高。到1990年底,全院有293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占专职教师的66.4%。

2.鼓励教师进修和深造

学校在1984年6月制定的《关于教师外出进修的若干规定》和1985年1月制定的《关于青年教师培训的意见》的基础上,1988年6月和1989年8月分别出台了《关于组织青年教师报考1989年和1990年定向培养研究生的通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鼓励教师进修和深造,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继续提高。

3.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支持青年教师报考定向研究生或助教进修班,或不脱产进修研究生主要课程,取得合格成绩后通过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同时学校推行“老(教师)带新(教师)”,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截止1991年末,159名青年教师有一半以上担任了讲课任务,出版专著32部,发表论文247篇。

4.教师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自1986年以来,学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及时补充、调整部分教师,使教师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到1990年末专业教师447名,其中教授占2%、副教授占21.4%、讲师占44.4%、助教占32.2%;研究生占14.1%(平均年龄39.3岁),大学本科占73.7%(平均年龄41.8岁),大专毕业占12.2%(平均年龄47.5岁)。教授平均年龄61.3岁、副教授53.8岁、讲师40.5岁,助教29.3岁。

(六)科学研究呈现新局面

1989年12月27日,学校首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制定了《重庆师范学院科研工作管理条例》和与之配套的9个管理办法,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1.积极推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开展科研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建立科技企业2个。其中食品保鲜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新型生物膜SM系列保鲜剂,推广应用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还向泰国和香港台湾等地作技术转让,经济效益超亿元,同时还为11个省、市、自治区培训技术员3000余名。SM保鲜剂和后来研制成功的Sp保鲜剂在全国推广,其保鲜效果经有关研究机构和应用单位验证,超过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进口产品。

2.强调人文社科研究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

先后完成了《楚辞》《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华民国陪都史》等研究,这些研究填补了空白,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美学原理》《文学原理新论》等专题研究为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做出了贡献。《教育人才学》《语文教育学》、“微机辅助量子物理教学软件的研究”“智障儿童教育研究”等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重庆经济地理》、“重庆市工业结构优化模型”“重庆国际科技工业民品开展结构优化及预测模型”《重庆市农业地貌区划》《三峡工程对土壤环境和水质的影响》等软科学研究成果,为有关地方政府制订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决策。

3.初步形成了部分重点学科

1991年末,学校先后建立研究机构19个,参加科研活动人数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2%,比“六五”期间增加9.4%,其中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2%,一大批中青年科研工作者脱颖而出。

4.加强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

249人参加了全国、省、市的124个协会、学会、研究会等学术组织,积极推进了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日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原苏联、德国、泰国等国家的有关学术团体和学者开展了学术交流。

(七)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1.实验室建设长足发展

采取重点投入的办法,每年解决1—2项必需的基本设备。先后为生物系添购倒置显微镜、地理系购置天气图传真机、物理系购进了YAG激光器等。1989年为生物、地理两系分别建成了标本陈列室,1990年修建电化教学专用教室。

2.新建图书馆,图书文献工作步上新台阶

1988年省教委批准立项筹建新馆,1990年5月破土动工,1991年4月新馆落成,总建筑面积为7000平方米,阅览座位886个。图书经费也增加到30万元,藏书总量达76.6万册。

3.加强大后勤服务,为办学创造良好条件

1990年财务科升格为计财处;1991年基建科升格为基建处。1988年总务处实行经费包干责任制,探索高校后勤发展的新思路,把后勤工作推向了新阶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