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开创办学基础(1954—1965年)

来源:党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15
浏览:

筚路蓝缕,开创办学基础

(1954—1965年)


1953年,为缓解重庆市中学教师的严重短缺,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创办重庆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初,首创者们克服种种困难,仅用三个月的筹备时间,就开办了重庆师专历史上第一个师资培训班,由此开启学校躬耕教育的奋进之路。

一、高擎旗帜,创立重庆师专(1954—1956年)

(一)筹备重庆师专

重庆师范专科学校作为重庆师范大学的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师范专科学校之一。1953年11月,政务院发出《关于改进和发展高等师范及教育的指示》,明确指出:“今天的高等师范学校,不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还远不能适应中等学校的要求。”发展和提高高等师范教育以适应新中国建设的需要,成为当时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根据教育部指示精神和重庆市中学发展五年计划,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创办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承担培养中学教师的任务。同年12月31日,重庆市文化教育委员会正式通知教育局,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校长由市教育局局长邓垦兼任,教师由市教育局在本市高中师资中选拔优秀教师数人,不足的则由中央统一调配,建校经费24万元人民币。

(二)正式成立重庆师范专科学校

1954年1月5日,重庆市教育局局长邓垦受命兼任重庆师范专科学校首任校长,重庆市四女中校长龚灿光任教务主任,周文任总务主任。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正式建校!次月,学校着手建校工作,首先调配师资,从部分中学抽调优秀教师申锴、龚鵷、何宗元、唐以荣、居昭、唐乾德、陈以震、覃树勋等11人,组成了基本骨干教师队伍。接着组建管理队伍,从团市委和一部分中小学抽调20多人担任学校各项行政工作。3月3日,西南文教部决定重庆师范专科学校由重庆市人民政府直接管理,并对学校专业学科的设置、行政组织和人员编制、师资计划、教学计划和教学设备等方面做了具体指示。

(三)开办第一个教学班及其意义

建校初期,学校条件十分困难。一方面着手繁忙的建校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承担重庆市中学短期师资的培训任务。1954年4月10日,在尚无校舍的困难下,学校借用重庆第九中学(现重庆清华中学)一幢新建楼房作校舍,“中学师资研究班”正式开班,这是学校建校后首次正式教学活动!首期学员共399人,分为语文、数学、地理、生物、历史、物理、化学7个专业科,共计10个教学班,每班约40人。从4月10日开班到8月底结束,通过4个多月的紧张学习,学员熟悉掌握了中学教材及教学基本方法,如期完成了培训计划,达到了预期培训要求。结业后357人分配到中学任教,18人到中学担任行政工作,4人留校任助教,15人继续参加一年制短训班的学习。后来,该研究班学员绝大部分都成长为中学的教学骨干或领导干部。

首次研究班的教学成果和经验,在学校办学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验证了教学方法和办学宗旨的正确性,另一方面,通过此次教学活动,学校培养了一批教师和干部,提高了他们兴办高等师范教育的能力,为学校招收全日制学生奠定了扎实基础。

(四)确立校址、扩建校区和改善教学设施

1954年上半年,西南文教部决定将重庆市第一师范学校在沙坪坝新建的校舍拨给重庆师范专科学校使用。8月中旬,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正式迁入沙坪坝陈家湾校址,校舍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

由于新校舍是按照中师学校要求修建,办公室、图书资料室和实验室等集中在一起,总体拥挤,不便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为适应高等师范学校的要求须扩建校舍,学校成立了基建组,邓垦校长亲自研究新建校舍的布局并对学校建设作了长远规划。1954年和1955年,重庆市教育局两次拨款人民币60余万元用于增建专用教室、食堂、运动场和校园环境整治,共计完成校舍建设面积10285平方米。1956年学校再次获得100万元建设经费,完成基建面积10800平方米。通过三年建设,校区建筑总面积达到了28000平方米。校区功能逐步完善,不仅有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等主体教学建筑,还建有教工宿舍、学生宿舍、食堂、俱乐部和幼儿园等后勤配套建筑。另外,学校还在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投入了人民币8万多元,学校图书资料从建校初的几千册猛增到9万多册,教学仪器设备近300件。校区建设和教学设施的改善,基本满足了当时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五)正式招生首届全日制专科学生

1954年8月,学校纳入全国统一招生,开始招收二年制专科学生,设中文、数学、物理三个专业,共计招收学生200人。学校着力从四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一是规范课程设置,1954年全校开出33门课程。二是抓好教学大纲编写,半数以上课程的大纲由教师编写。三是加强教材建设,除采用现有教材和兄弟院校的教材外,还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教师自编讲义。四是抓好教学环节,广大教师细致备课、认真上课,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经过半年的努力,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保障,第一学期末,二年制专科学生课程及格率达到77%。

同时,四川省教育厅要求学校继续为四川省举办一年制师资培训班,以解决1955年急需400多名中学教师的困难。1954年,四川省从各地区抽调一部分在职教师、干部和优秀应届中师毕业生,共计308人到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学校开设了文史、生地、理化和数学等四个专业。1955年春季,学校根据学员实际培训情况,报请重庆市教育局和四川省教育厅同意后,将文史、生地和理化三个综合学科专业调整为中文、历史、生物、地理、物理和化学六个单科专业,适当减少公共课,增加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同时精简教学内容,改进学习方法,保证了学员对专业课的掌握更加扎实。

从1954年4月到1956年7月的第一届专科学生毕业,学校通过全日制专科和一年制培训班两个途径,为四川省和重庆市共培养了850名中学教师。这些毕业生,有五分之一左右到了高校、机关等单位,其余全部充实到了重庆市和四川省内中学,其中不少毕业生很快成长为中学骨干教师,为中学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六)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师资建设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教育主要是学苏联,存在要求偏高偏急等缺陷。这种教学要求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教育方针显得尤为迫切。

1.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1955年9月,学校根据高教部指示并结合校情,制定了长远规划的初步方案,并经省教育厅审查认可。方案提出,学校须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要求各科根据师专的培养目标,贯彻“学少一点,学好一点”的原则,切实保证教学质量。教师总结教学经验,修订教学大纲,按照“少而精”的要求编写和修改教材,加强备课工作,调整上课内容,突出讲授重点,加强教学的思想性和目的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解决了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

1956年3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讨论高等师范教育十二年发展规划。学校教务主任龚灿光带着学校的初步方案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对方案进行了补充修订,最后确定:到1962年七年间,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全日制总招生数不得少于5000人,中文和数学两科招收函授生应达到10000人。为实现规划的要求,1956年秋季,中文、数学、物理、地理四科共招收新生875名。

学校认真贯彻上级指示,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重视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56年第一届学生毕业,无论是专科毕业生还是中学师资短训班的学生,都颇受中学欢迎。当时不少地区文教局都反映重师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能教书”。

2.充实教师队伍

为了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一方面通过省教育厅从省内中学调来几十名骨干教师,另一方面从四川省一些干部学校和面向社会招聘了10多名具有教学专长的知识分子,其中有解放前的教授、副教授,同时教育部又陆续分来一批高等学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截止1957年9月,全校共有教师15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讲师达60余人。

由于不少教师来自中学,在高等教学方面存在困难。1954年至1956年,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学习部颁“教学计划”、全国高师会议文件以及中央有关高等师范教育的指示,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高等师范教育的方针、任务,领会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步骤。专业课教师针对自己在专业方面的薄弱环节,订出长期和短期进修计划,不断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同时深入钻研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业务水平。

坚持助教制度。1954年9月,学校在第一个工作计划要点中着重提出培养助教的问题。同年12月,学校进行了“培养助教工作总结”,针对实际状况和存在的同题提出了培养助教工作的措施。1955年3月,学科制定了《助教培养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助教进修既要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又必须联系教学工作实际。1956年9月,助教人数增加到93人,占教师总数的56%。同年,学校首次对助教进行了讲师职称的评定工作,共18位助教和教员被评为讲师。

重视科学研究工作。1955年初,学校要求教师结合教学积极开展科研活动,1956年12月,校务行政会议决定成立科学研究小组,领导学校的科研工作。科学研究小组制定了学校科学研究初步方案,要求各科、各教研组也拿出科研计划。1957年2月,学校建校以来的第一个科研项目计划出台,该计划选题26个,中文科12个,数学科3个,物理科4个、公共课7个,直接参加的教师达40多人,占教师总数的37%。在这个过程中,不少自编教材、讲义和其他科研成果陆续结题,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为学校科研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3.扎实开展教育实习工作

学校逐步摸索并形成可行之有效的教育实习模式和制度。在第一届“中学师资研究班”,侧重组织学生到中学参观、见习和开展教案编写、试教等活动。1954年秋季一年制短训班,开始设置一周的教育实习,学校成立了“教育实习委员会”,各学科成立了实习指导组。针对1956年第一届专科学生,制定具体的实习工作计划,教育实习时间增加到一个月。1957年春,在总结上届学生教育实习经验的基础上,学校成立实习办公室,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制定《教育实习暂行大纲》,规定各科教研组长及实习指导教师负责教育实习的任务,建立“实习班主任的基本要求”“实习生守则”“实习成绩评定办法”“教育实习成绩展览办法”等一系列教育实习规章制度,学校教育实习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七)健全领导班子,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

1.建立健全党组织,加强党的领导

1954年4月22日,经中共重庆市大专学校党委批准,中共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党支部成立,周文同志任书记,共计3名党员。校党支部的建立,标志着党对学校工作领导的加强。截止1954年9月,党员人数达到10人。1955年11月开始在师生中开设党课,当时师生中95%的共青团员都参加了党课学习。1956年11月22日,中共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总支委员会成立,设委员5人,刘平直为书记,李栋宸为副书记,全校党员数增长到54人。总支部下设5个支部,包括1个教师支部、2个行政部门支部、2个学生支部。建校以来,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发展和健全党的组织机构,在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形成了好的传统,这对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配备专职校长,健全行政机构,落实建章立制

为加强学校的领导力量,1956年8月,教育部任命刘平直为副校长兼党总支书记。9月,任命李嘉仲为校长。11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任命原教务主任龚灿光为副校长。1957年8月,李嘉仲校长调离。10月,教育部委任王厚溥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校长。党政领导班子的逐步健全,有力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发展。

1956年9月,学校对行政机构进行了较大调整。设置办公室,下设秘书科、档案室。设置人事处,下设人事科、学生科。设置基建办公室,下设检查组、基建行政组。教务处增设行政科,配备专业课助理。1956年11月,学校成立“校务委员会”。同时,各专业科的行政组织也逐步健全起来,每科设科主任,并配备秘书和资料员。在教学管理方面,成立教研组。至此,学校的机构设置已基本健全。

学校从教师教学、学生管理、后勤行政管理等三方面开展建章立制工作,制定了“教师定级制度”“关于表扬优秀学生和优秀班级办法”“仪器购买、使用、保管、修理等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促进了学校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勤奋创业,学校负重前行(1957—1960年)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957年到1960年学校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专业增加到6个,基本涵盖了当时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为学校事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一)“整风”与“反右”

1957年4月27日,党中央发出指示,必须在全党进行一次普遍深入地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改进作风,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根据重庆市委的布置,5月21日,学校党总支召开全校大会,动员师生向党组织提意见,帮助学校党组织整风。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上级指示,学校的整风运动开始向反右派斗争发展。10月至12月,学校组织师生员工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学习。10月初成立“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办公室”(11月改为整改办公室),各科、行政单位、学生(以班为单位)成立小组,协助总支推动全校大辩论和整改。随后,学校党总支召开群众大会,对群众提出的批评意见作检查并公布改进措施。同时,学校成立工资、福利、基建、体制、学衔、师资培养等六个研究小组,负责研究处理群众意见。到12月底,对群众所提意见已处理80%以上。至此,整风、反右、整改运动告一段落。1958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与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学校发动师生开展反对浪费、反对保守的“双反”运动,后来又在教师中开展批判所谓白专道路。反右派斗争在全校师生中间澄清了大是大非,稳定了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但由于外界形势的影响,这些政治运动把思想认识问题当作政治问题,反右派斗争被扩大化了,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损害了学校的民主风气,给教育事业造成了损失。

(二)成立学校第一届党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届校党委成立。1958年初,学校已有党员82人,党支部6个。同年3月,上级任命朱桂芳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得到进一步充实。为适应新的工作,经中共重庆市委批准,学校党总支委员会改为基层党委,由王厚溥、朱桂芳、刘平直、李光奇、靳鸿兴等5人组成中共重庆师范专科学校第一届委员会,王厚溥为党委书记。

党委成立之后,随即对少数科、处的干部作了调整,决定由刘平直副校长兼中文科主任,王德裕为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邓盛锟为物理科主任,李栋宸(原校长办公室主任)为教育学教研组长。

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在一年级学生中建立“班指导教师制度”,在部分学生班中设立班指导教师。后来党委又决定在各专业科的党支部中设立专职政治秘书,协助党支部书记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1959年9月,党委决定从工农班里调出部分优秀党员充实到各专业科的党支部作“政治干事”,他们既是党支部的干部又是年级的政治辅导员。许多政治干事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为了加强教师和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让一部分教师和干部到九龙坡区的工厂、农村对人民公社化运动进行调查研究,参加劳动锻炼。

(三)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招收工农保送生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培养出一支数以千万计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巨大历史任务之一”。同年,教育部发出的高等学校招生通知规定:对于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生、工农干部等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在今年的招生工作中可以采取保送入学的办法。随后,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和省教育厅又规定,在文化程度方面只要所接收的高等学校审查认为入学后能够跟班上课的学生,可以由各单位保送免试升入高等学校本科或专科学习。据此,四川省教育厅下达给学校1958年招生计划为1050人,其中高中毕业生660人,保送免试的工农干部270人,保送免试的中师生120人。工农新生分别安排在中文、生物、地理三个专业学习。

(四)专业设置趋于完善

国家规定招收一部分工农干部到高等学校学习,为让工农干部更好的发挥所长融入高等学校学习,学校拟设立生物科。1958年8月13日,省高教局发出《关于1958年高等师范院校招生计划及学生来源分配的通知》,确定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增设生物科专业,学制为二年。1958年招生60名,学生来源为农民干部。由陈世杰、陆云荪、孙衡负责筹备生物科专业的招生。后学校根据省人委批转的高校调整方案,确定新增设化学专业,学制三年,1959年开始招生,尔后调来王仲文等6位教师创办化学科专业。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学校专业发展较快,到1959年下半年,学校先后开设了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6个专业,专业设置向着逐渐完善的方向发展。

(五)创办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

1958年9月,重庆市教育局将重庆市第八中学确定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的附属中学,任命关长福为附中第一副校长,刘隆应为副校长。同时确定附中为重庆市重点中学。市教育局决定附中高中招生增加两个班,并在高中、初中开设外语课作为改革试验。此时附中已有初中22个班,学生1176人;高中12个班,学生580人。全校共有学生1756人,教师76人,党政干部23人。

1960年6月重庆市沙坪坝区教(60)字606号文通知:将重庆市沙坪坝津南村小学移交重庆师范专科学校作附属小学。7月,津南村小学移交学校管理,8月,学校党委任命李士民为附小副校长。

(六)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

1959年12月,中共四川省委召开全省文教卫生工作会议,指出四川经济要发展,教育必须先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杜心源同志传达了省委的决定,将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全校师生受到极大鼓舞。

1960年2、3月间,学校党委多次研究专科改本科学院的准备工作,确定把主要力量放在提高和充实教师方面。一方面要求各专业科抓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另一方面设法补充教师。除要求上级帮助外,党委决定从本校本届毕业生中选出优秀学生155人,分别送到西南政法学院、西南师范学院、重庆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及相关科研单位进修,培训后择优充实到各个专业的教师队伍。

1960年6月,郭沫若同志为“重庆师范学院”题写校名。同年9月8日,四川省高教局通知:“根据省人民委员会(60)川办字463号批示,同意将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

(七)举行第二次党员大会

1960年7月9日举行学校第二次党员大会,党委向大会报告工作和改选党委。这次党员大会应到党员128人,实到正式党员97人。党委书记王厚溥向大会报告了上届党委会的工作,经过全体党员酝酿并通过大会选举,选出中共重庆师范专科学校第二届委员会委员8人,他们是:王厚溥、朱桂芳、刘平直、靳鸿兴、李光奇、周文、吴正宪、关长福。经党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并报中共重庆市委批准,王厚溥为校党委书记。

(八)学校迎来新发展

1960年,在国家教育事业大发展的形势下,学校迎来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经上级批准,学校增设三个新专业,理科有计算数学和无线电技术专业,分别设在数学科和物理科,学制为5年;文科有政治教育专业,学制二年。同时,还批准数学、物理、化学三个专业1960年秋季招收部分4年制本科学生。

学校教职工和在校学生人数快速增长。这一年,全校教职工总人数为660人,比1958年增加了近一倍,其中教师有374人,增加一倍多。在校学生达到1666人,其中专科为1425人、本科241人,学生总数比1958年增加25%。另有函授生502人。

(九)科学研究呈现新气象

1959年11月20日,国家科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召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自然科学部分)会议。在会议精神指引下,学校为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决定设立科学研究处,由物理科主任邓盛锟兼任科研处处长。理科专业部分教师和学生组建专题科研小组,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科学研究项目达到上百项,到1960年10月,一些重点项目大部分已完成,如模拟式电子计算机、64进位定标器、10—5mmHG的低压设备等16个项目达到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水平。这些科学研究成果,是改善实验手段、提高教材水平的重要尝试,也为学校积累了教学、科研和生产劳动三者结合的有益经验。

三、发展艰难,事业受到影响(1961—1965年)

(一)贯彻中央精简压缩决策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为了调整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5月,中央决定对城市人口进行精简。四川省计划到年底前压缩45万城镇人口,文教系统要压缩25万人。学校当时有教职工740人,其中教师359人,职工381人。根据上级规定学校当年应精简173人,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截止到1962年8月,学校共压缩精简教职工147人。精简人员有的回农村或小城镇,有的调职或到其它部门工作,有的未毕业提前抽出来工作的学生又复学读书。同时,对学校机构进行精简和合并,党委办公室与校长办公室合并、宣传部与团委合署办公。1963年7月,中央精简领导小组宣告精简任务基本完成。

(二)三次调整,改名为专科学校

为了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四川省对本省高等教育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

第一次调整是1961年5月底,四川省高教局决定撤销重庆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科、计算数学专业、无线电技术专业,同时规定重庆师范学院规模为六个专业,即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在校学生2000人。这项工作从6月份开始,到7月份暑假前顺利地完成了调整工作。

第二次调整是1962年6月,四川省委召开宣传工作会议,会上提出了全省高等学校进一步调整的方案。7月13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下达文件,提出全省只保留29所高等学校174个专业,比1960年减少47所。决定将重庆师范学院改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同时将成都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到重庆师范专科学校。8月28日,学校与成都师范专科学校商洽后共同报告省高教局,说明双方已会同办完合并交接手续。成都师专转入重庆师专的学生中文科40人,数学科38人,物理科43人,化学科34人。

第三次调整是1962年12月,四川省高教局召开高等师范院校专业调整会议,根据“八字方针”提出对全省高等师范专业进行进一步调整。1963年7月5日,四川省高教局下达(63)高办计字第38号文件,对重庆师范专科学校的专业、学制、规模等再一次调整,确定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只设中文、数学、生物地理三个科。中文、数学为单科,学制三年,生物地理为双科,学制四年,每年招生300—400人。停办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四个专业。在校中文系本科学生分别转到西南师范学院和四川师范学院学习,物理、化学和地理专业的本科办到毕业为止,教学人员和仪器设备除本校的专业需要外,多余的调给其他省属高等学校。

这三轮调整,由师范学院改为师范专科学校是学校历史上的一个大的转折,物理专业和化学专业的停办及人员、物资的调整,更使学校的发展遭遇到大的波折,致使后来重建物理、化学专业遇到很大的困难。

(三)召开第三次党员大会

1964年6月6日,学校召开中共重庆师范专科学校第三次党员大会,选出王厚溥、朱桂芳等6人为第三届党委委员,经市委批准王厚溥为书记,朱桂芳为副书记。同年,根据《高教六十条》的规定,由党委提名并经省高教局批准,由王厚溥、朱桂芳、刘平直等27人组成新的校务委员会。委员会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10人,党政干部8人、学生会主席1人。

(四)建立政治工作机构,强化师生思想政治工作

1965年10月底,学校党委为加强师生政治思想工作,根据中央和省高教局会议精神,决定在党委下设政治部,政治部下设宣传部和组织部,并领导武装部和保卫科。附中在党支部下设政治处,在总务处设立政治协理员,各专业科在各年级设政治辅导员。生物地理科的学生较少,两个年级设一个政治辅导员。1965年11月,重庆市委决定派赵诚到校任党委副书记兼任政治部主任。

(五)贯彻执行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

1965年1月,中共四川省委批转了省计委文办党组《关于四川省试办半工(农)半读学校的实施规划》,其中理科选在西南师范学院的生物专业和重庆师范专科学校的数学专业进行试点。接到试点要求后,学校通过发动教师自己动手修旧利废的办法,建立起自己的维修工厂,其中各种机床26台、各种虎钳44台,为半工半读的实验创造了基本的物质条件。

同年下半年,经党委研究和省高教局批准,数学科按国家计划招收专修科68级学生30名,开办半工半读试点班,试点班在课程设置上除公共课和数学及物理基础课外,特设工业专业课三门共103学时,占总学时的1/9,旨在通过三年的学习,为半工半读中学培养出既能教书又能操作的新型教师。试点班的学生自誉为试行新教育制度的开路人,又上课又劳动,学习积极性高,专业进步较快,有一部分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就掌握了机床的结构、性能和车工技能。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劳动基地和备战基地,重庆市批准将綦江县名山农场220亩土地及森林划拨给学校,以便让师生轮流到农场结合生产进行教学。



作者: | 信息来源: | 浏览次数:

上一条:十年历程,秉持办学宗旨 (1966—1976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