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事业阔步前进(1992—2003年)

来源:党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4-21
浏览: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92年10月12日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让学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大改革开放步伐,各方面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1997年,重庆市直辖后,学校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为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加快改革步伐,开创/迈入办学新局(1992—1994年)

(一)召开第八次党代会

1993年2月12日到13日,学校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上,孙仁鑫代表党委作了《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针,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八届党委委员8人,孙仁鑫为书记,刘德道为副书记。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纪委委员7人,刘德道为书记(兼),李元林为副书记。这次大会对于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1.抓好党委成员和中层干部的学习

1994年,学校党委将党委成员、校级领导、党委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及院办负责人列入院学习中心组,每周学习半天。系、处级中层干部的理论学习则采取定期集中与参加轮训相结合的办法,以系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为基本内容,结合学习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有关文件。

2.成立党校

1992年1月,学校党委决定成立“中共重庆师范学院委员会党校”,开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和教育。1994年3月到12月期间,党校共举办了四期中层干部理论学习班,101人参加培训。党校成为培训党员干部、支部书记、轮训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基地。

3.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1992年和1994年,学校对部分系、处级班子作了调整和充实。通过抓队伍建设,干部队伍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1994年,全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100人,平均年龄47.6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97人,研究生学历9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49人,干部队伍朝着“四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4.规范基层党组织

1993年11月,学校党委制定了《党支部工作细则》,对党支部的设置、工作任务、工作方法与程序、党支部书记的选拔条件、职责权利、工作目标等作了相应的规定。

5.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强调党委抓大政方针,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坚持民主集体讨论决定。为进一步明确党委的工作职责,1992年,党委制定《中共重庆师范学院委员会议事规则》,使党委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6.加强党规党纪教育

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学校纪委及时制定《关于党纪党风和廉政建设中涉及经济问题的几条界线》,在廉政建设上着重抓系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严肃查处违纪党员。

(三)开展学校综合体制改革

1.出台总体改革方案

1992年,学校党委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研究深化改革问题,着手起草综合改革方案,成立综合改革工作小组,由党办、院办、教务、人事、科研、后勤等7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1993年10月15日,学校党委会通过了《重庆师范学院关于加快和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并上报四川省教委,1994年2月正式下发全校。方案包括办学规模、学科建设、人才建设、科学研究、人事管理和后勤改革等方面内容。

2.以人事改革为突破口,开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推行定编工资总额包干,1992年12月,学校在外语和数学系定编工资总额包干试点的基础上,出台《关于扩大各办学单位经费使用自主权的暂行意见》,将工资包干办法扩大到所有教学单位,充分调动起各教学单位的积极性。二是推行“三定一聘”全员聘任制。1993年10月,学校制定《重庆师范学院教职工编制管理暂行办法》,1994年6月,在全校定编、定岗、定责的基础上开始试行全员聘任制。全校47个单位共聘任994人,未聘人员68人。三是推进工资改革。1994年初,学校根据国家和四川省人事厅的统一布置,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工资改革。全校在职人员1096人参加了此次工资改革,303名离退休人员调整离休退休费。工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四是推行分类考核制度。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1994年6月11日,校长会议通过了《重庆师范学院各类人员考核试行意见》,健全和完善了各类人员的分类考核制度和晋升、晋级、奖惩制度。考核等级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考核结果与晋职、晋级和工资挂钩。通过“三定一聘”、工资总额包干和分类考核等改革,引进了竞争机制,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建立起一个充满活力与竞争的人事管理机制。

3.对高校招生和毕业分配体制进行改革

一方面,推进招生改革,在原有的国家指令性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指导性招生计划。1994年,学校共招收全日制学生1483人(指令性计划招生785人,指导性计划招生688人)。指导性招生计划,扩大了学校筹措办学经费的渠道,为学校带来了办学活力。另一方面,推进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1989年以后,毕业生分配计划编制方式逐步趋于“自下而上”,即学校公布毕业生信息,开展各种供需见面活动,再依据国家政策和毕业生就业的实际,编制分配建议计划,报四川省教委、四川省计委审核批准后执行。这一改革政策的出台,用人单位不仅可以直接对学校提出要求,还可更主动地选择学校和毕业生,同时毕业生也有一定的选择用人单位的自主性。这种双向选择,为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毕业生的分配上提供了公平竞争机会。

(四)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1.发展新专业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提出以调整旧专业为重点,适当发展新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截止1994年底,面向社会招生的全日制专业32个,其中本科13个,专科19个,实现专业建设上的全新突破。

2.修订四年制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为适应经济发展及中等教育的需求,增强培养人才的适应性和社会竞争力,1994年6月,学校对四年制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

3.抓教学基础建设,强化教学管理

1990年以来,学校先后制定《重庆师范学院本科教育课程建设基本要求》等系列文件。1994年,学校评出文学概论等省级重点课程3门、数学分析等校级重点课程7门,以及系级重点课程20余门,并给予人、财、物的重点扶持,每年划出6万元人民币作为校级重点课程的专项建设经费,为其师资的充实、教师进修等大开绿灯。

4.抓好课程建设中的试题库建设

1993年,学校首先在历史系试点题库建设并全面试行教考分离。1994年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数学系。同时,其它课程建设比较成熟的系也开始了此项工作。其中化学系的物理化学、数学系的数学分析、外语系的大学公共英语等课程建立比较完善的试题库并实现教考分离。

5.加强学生教师基本技能培训

学校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学生的实验、实习和“三笔字”、普通话的训练,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办法。1994年9月,在92、93级全日制本科师范类学生中开展首次普通话水平测试,平均过关率在80%以上。

6.争取外来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1992年世界银行向我国“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提供1亿美元长期低息贷款,1994年8月学校被省教委、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委批准为贷款项目院校,获得111.9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987.6万元)贷款,这笔贷款主要用于购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各类人员培训。

(五)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1.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建立青年骨干教师评选制度,1992年2月,学校决定每年评选校级青年骨干教师50名、省级10名左右。同时,对骨干教师的研究资料费等补贴、高级职称晋升和中青年教师培养专项经费等方面做了倾斜。10月起,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活动确定为制度,每两年开展一次。1992年到1994年间,学校培训教师70人次,其中攻读博士2人,攻读硕士9人,国内访问学者6人,国外访问学者7人。上述措施的实行,有效地促进了中青年教师中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采取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

1994年2月,学校出台了《重庆师范学院关于吸引高层次人才,稳定中青年教师队伍的若干规定》,在解决住房、配偶调动、划拨专项科研启动经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3.评选和树立先进典型

1992年和1993年,欧治樑、邵廷富、向斗敏、罗明、杨新民、刘知渐、王德裕、史式、李敬敏、马成伦、王崇举、许家成、赵纯勇、欧恢章14人先后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中文系教师杨成章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这些创先评优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激励了广大教职工热爱本职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

4.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成效

1984年全校教授3人,副教授28人,具备研究生学历的仅3人。截止1994年,全校教授25人,副教授133人,博士2人、硕士71人。十年时间,教师的职称和学历结构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六)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1.适应经济发展拓宽办学路子

学校按照社会需要发展成人教育,改造旧专业,积极增设新专业。1992年8月,四川省教委批准学校在中文、历史、英语专业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10月,经校党委批准,成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站,总站下先后设置了中文、历史、英语、政教、科教分站。截止1994年,成人教育有27个专业,招生人数1603人,形成本、专科、专科起点的本科、第二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等四个办学层次,函授、夜大、成人脱产班、干部专修科、第二学历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

2.成立成人教育学院

根据全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形势,1993年12月四川省教委批准成立重庆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处级机构)。同年,成人教育处被评为“四川省成人教育先进集体”。

(七)进一步深化科研改革

在这一时期,学校不断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明确提出教学、科研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并逐步形成教学、科研并举的办学新格局。

1.推进科研内部体制改革

1993年—1994年,学校制定了《重庆师范学院科研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等系列管理制度,根据科研课题的规格、科研经费和科研进度情况,按标准课时记分,对科研工作进行量化管理,推进了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增强研究活力。

2.改选学术委员会

1994年3月,成立学校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秦志仁任主任委员,龙正宁、杨新民、李禹阶任副主任委员,共19人。学术委员会注意吸收中青年骨干,使其更具有生机与活力。

3.加大科学研究经费投入

1991年到1994年,学校投入科研经费207.6万元,其中,横向经费占总经费的58%左右。开展计划课题330项(其中,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级课题91项),取得研究成果1149项,获省、市政府以上奖励的成果55项,人员334人,科研机构由1990年的19个增加为27个,科研力量大幅增强,工作卓有成效。其中弱智儿童的研究工作特别突出,1989年成立弱智儿童研究中心,1993年改名为儿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的“智力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和社会安置一体化服务计划”研究课题,1993年被列为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在中国大陆实施的唯一特殊教育项目,获得研究经费5万美元。

4.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1994年初,学校先后推出《重庆师范学院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暂行意见》《重庆师范学院关于选拔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的暂行办法》及评选和评估重点学科的指标体系。8月,根据省教委的统一布置,院、系两级评选出首批学术带头人24名和学术骨干45名。重点向55岁以下,尤其是40岁以下正高和35岁以下副高职称倾斜,有力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5.接受硕士点质量评估

1993年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四川省学位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点进行质量检查评估,认为该硕士点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给予了较高评价。

(八)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1.后勤工作改革成绩显著

1992年7月18日,院长办公会批准总务处《关于创收承包责任制办法》(试行一年)。总务处根据学校确定的原则,将后勤服务逐步推向社会化。经学校批准,先后在电信服务部、接待科等单位试行服务半企业化经营改革。改革措施增强了总务处的内部活力,节约了办学经费。

2.建设校舍

1991年以来,学校根据中央、省、市有关住房制度改革的精神,推进建房速度,实行集资修建住房的改革,缓解了教职工住房难的矛盾。1992—1994年间,共计修建教师住宅5幢,建筑面积19100平方米。一大批中年骨干迁入新居,年龄30岁左右青年教职工,大都住进了一室一厅的旧套房。加大公用房的修建。学校自筹资金400多万元修建了培训楼(7800㎡)、医务楼(1800㎡)、学生一食堂(4900㎡)、女生浴室及锅炉房(860㎡)。1994年,四川省教委批准立项学校新建教学大楼,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用房的紧张。截止同年底,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已达13.5万㎡,其中教学用房4.8万㎡,生活用房8.5万㎡,行政办公用房0.2万㎡。

3.图书文献有较大的发展

截止1994年,馆藏书85万册,年外借总量达40万册次,开架书刊20多万册,较好地发挥了图书文献资料的使用价值,编印了《馆藏地方志目录》《类书、政书、丛书目录》《港台书目录》《工具书目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目录索引》等。结合师范特点,增设教育科学阅览室、声像资料阅览室。

二、抓住直辖机遇,推进事业发展(1995—1998年)

(一)以改革精神推进党建工作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1995年至1998年,学校党委在党员特别是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等的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举办干部学习班21期,促进干部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实现学校“九五”发展规划,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乘胜前进,体现共产党员的本色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1993年10月12日、1996年10月22日、1997年2月,学校党委先后三次召开大会或通过党总支推荐后备干部。建立起人才济济的学校后备干部队伍,院系两级领导班子顺利完成新老交接,平稳渡过老同志退休的高峰期,也为重庆市其他高校输送了一批院校级甚至主要领导干部。

3.开展领导干部民主评议

党委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要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用特色理论武装头脑;讲团结、讲奋斗、讲奉献,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从1998年2月下旬开始,校党委对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开展民主评议和全面考核,110名中层干部接受了民主评议。参与这次民主评议的党员、群众944人次,占教职工人数的85.28%。

2.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后,党办、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组成联合调查组,党委主要负责人带队,于1994年11月8日至12月2日,对全校11个党总支、47个党支部、652名党员队伍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学校党委依据《党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和完善了党总支、党支部工作细则,以加强和规范党总支与党支部的工作,使党总支与党支部工作有章可循。

4.重视党员队伍建设有成效

努力提高党员素质、积极慎重地发展新党员。从1995年至1998年7月,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655人,发展新党员677人。受到党委表彰的先进党支部(或党总支)有14个,有26人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有7人被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在“三育人”工作中受到国家、学校表彰的先进个人133人,其中有党员85人,占64%。

(二)召开第九次党代会

1998年1月8日,中共重庆师范学院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孙仁鑫作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抓住机遇,努力开拓,为实现学院“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刘德道同志向大会作了题为《中共重庆师范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中共重庆师范学院第九届委员会,选出党委委员11人。经重庆市委和重庆市纪委批准:孙仁鑫同志任党委书记、徐仲伟同志任党委副书记,党委副书记徐仲伟同志兼任纪委书记,郭义塘同志任纪委副书记。

(三)召开第五届教代会暨第十一次工代会

1997年6月12至13日,重庆师范学院第五届教代会暨第十一次工代会在图书馆二楼会议室召开。107名正式代表,68名特邀代表参会。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发展纲要》,选举产生了第五届教代会暨第十一次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

(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1.发挥“两课”育人主渠道作用

1995年,学校党委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决定〉的实施意见》。1996年1月2日,学校党委召开干部大会,中层以上干部、“两课”教师、政治辅导员等参加,集中学习了江泽民同志《关于讲政治》和教育部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1997年4月16日,党委召开“两课”教学评估工作会议,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明确方向。1998年6月,学校进一步明确“两课”改革的目标与思路,调整和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在编制、职称、经费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促进了“两课”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

2.坚持“三育人”工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开展

为加强教书、管理、服务“三育人”工作,学校坚持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影响人,激励全员育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1996年5月9日,学校党政做出决定,号召师生员工向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杨新民教授学习。同年,总务处开展向徐虎同志学习的活动。

3.组织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坚持开展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自1995—1998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高达98%。学生通过“三下乡”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和民众疾苦,认识自身不足,从而增强刻苦学习、奋发成才的历史责任感,达到了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的目的。“三下乡”受到表彰的院级先进个人142人、省市级先进个人49人、省市级先进集体27个,学校连续三年被授予省市级“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学校”称号,1997年和1998年被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暑期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

(五)教学工作稳步前进

1.制定教务规划,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1996年5月,学校制定了“九五”规划教务工作,提出教学工作的总目标:以教育改革为推动力,优化资源,调整结构,努力进取,办出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转化教学管理机制,狠练内功,增强各教学单位教学活力及积极性;使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达到省属本科院校的先进水平。教务“九五规划”统一了教职工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1998年2月初到6月18日,学校组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本次大讨论目的在于号召全体教职员工解放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2.加强专业建设

1994年,学校共计32个专业,其中绝大部分为师范专业,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学校发展。学校提出优化专业结构的原则:在加强师范性的前提下,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学术性,强化地方性,凸显特色性。为此,学校积极改造老专业,培育新专业,适度发展职教专业,增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兴专业,课程体系逐步优化。

非师范系(科)的设置。为使专业建设更具宽厚的学科依托,学校注重非师范系(科)的设置与建设。1994年到1998年,新增非师范专业11个(含1个更名)。非师范系科探索和建设,强化了专业特色,为学科发展开辟新路。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1995年,学校遵循“加强基础,拓宽知识,注重能力,发展特色,增强适应性,突出师范性”的指导方针,全面修订新的全日制本、专科教学计划,对过时、陈旧的教学内容进行规、并、减、调,同时加大实践实习环节,把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移出第一课堂,突出了师范性,增强了文、理交叉课的渗透性,制定了《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水平测试的实施方案》,以水平测试的方式代替理论考试,把学生在大学学习的过程转变为师范生素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为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制订了《重庆师范学院主副修制试行办法》,从1994—1995学年度起,在1993级本科生中试行。主副修制的开设,为探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新路。

3.课程建设取得明显成绩

1996年5月,学校改课程建设委员会为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李禹阶任主任,返聘教学及管理经验丰富的老院长叶乃器教授为常务副主任。截止到1998年,建成校级重点课程17门,在建8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7门,包括文学概论,教育学、物理化学、电子线路、古代文学、数学分析、马克思主义原理。学校课程建设产生了广泛影响,1994年12月5日,四川省教委在《四川教育工作》第25期上全文刊载《重庆师范学院加强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共印1200份,下发全省各高校交流学习。1997年,《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的高师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与理论研究》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4.教师队伍结构渐趋合理

1994—1998年间,学校制订《重庆师范学院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稳定中青年教师队伍的若干规定》等文件,极大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1996年,学校根据各教学单位的教师队伍的数量、年龄、学历、智能、技能、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等情况,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了全校446名专任教师的师资数据库。注重教师的补充和培养培训,1995—1996学年第1期送出28位教师外出学习,其中攻读研究生学位11人,国内访问学者13人,国内进修4人;举办首期教师计算机培训班,参训教师37人,取得合格证书33人。

重视培养青年教师。1998年,学校下发《关于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几点意见》,规定30岁及以下青年教师必须要接受老教师的传、帮、带。1997年、1998年分别组织了两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激励广大青年教师热爱教学工作,钻研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热情。同时适当安排工作投入、成效突出的青年教师外出脱产进修,制定政策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等。

建立合理的学术梯队。1995年初,学校开展首批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的遴选,选出学术带头人7名和学术骨干10名,形成了五个重点学科的学术梯队。杨新民、李禹阶、王崇举等学术带头人,周晓风、董运庭、赵昆生、罗明、张述林等入选学术骨干。截至1998年,高级职称教师达3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5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11.7%左右。具有博、硕学历100人左右,占专任教师总数22.4%左右。享受政府专家特殊津贴的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的10人。涌现了一批教学、科研突出的教师,1997年,马成伦教授因在“粘孢子虫”和“单殖吸虫”研究上的突出成就,被提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效候选人。杨新民教授先后被评为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7年,熊笃、欧恢章、黄翔、向永寿、李自林等五人获第二届曾宪梓教育基金奖三等奖。

5.加大教育教学研究力度

从1995年,采取多项措施加大教育科研投入。通过划拨专款、争取世界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经费,立项进行专题研究,支持教师申报国家级、省市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定期在《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开辟“教育教学研究与建设专辑”,为省、院两级重点建设课程及专项课题研究者提供成果发表阵地。1998年2月专门成立了教学法研究中心,以教学法、教学实验研究来培养教师,以增强师范专业针对性。许家成牵头的《具有我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建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熊笃牵头的《中国古代文学教改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获四川省第三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秦志仁牵头的《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的高师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李复生牵头的《电子线路实验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插座式模拟和数字电路实验板》,刘凯年牵头的《奥林匹克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曾晔光牵头的《高等师范生物理教学仪器设计、制作与维修能力之培养》分别获得四川省第三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6.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国家级水平测试成绩大幅度提高,94级本科生在1998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一次过级率提高到64.5%。此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始终保持在60%左右的过级率。1996年以来,学校公共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过级率连续三年以增长20%的速度上升,由1995年的20%左右提高到1998年75%以上。学校先后出台《关于建立学生普通话水平过关测试制度》等文件,加大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各系成立教育实习领导小组,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管理。

7.成人教育办学规模日益扩大

从1984年至1995年,累计培养11届成人教育学生8682名,相当于同期全日制毕业生总数9578名的90.6%。1997年1月,四川省教委发出省普通高校函授、夜大学教育评估结果公告,学校以函授教育第一名、夜大学第三名、总成绩全省第一的成绩荣获“四川省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1997年11月,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称号,获此殊荣的全国普通高校49所,四川省仅2所。

(六)科研工作迅速发展

1.加强科研的组织领导

学校党政在“九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重点学科、重点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改进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等工作。1995年以来,学校党政在每年的《工作要点》中都对科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健全科研制度,出台了《重庆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奖励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规范科研管理。

2.确定科研发展方向,促进科研整体水平提高

1996年,文艺学被批准为四川省第二批重点学科,成为学校第一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在科学研究上非常重视突出师范特色,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学教师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弱智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基础》获得教育部“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学校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积极参与《四川三峡经济联合发展规划》的制定,服务重庆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此类研究受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部分研究成果被作为决策参考的依据。

3.科学研究取得新突破

学校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数逐年增加,1995年13项,1996年18项,1997年19项,1998年达到59项,其中社科项目25项,自然科学项目34项。四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354项,出版学术专著141部,出版教材31部,发表学术论文1097篇,推广应用技术成果29项,获国家专利5项,获得省市以上政府部门奖励105项。《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人大复印资料论文的摘要率上,一直处于全国师范院校或西南地区高校的领先地位。在1996年教育部科技司举办的“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中,《重庆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二等奖。建立起一批研究机构,截止1998年初,学校先后建立“教育科学研究所”“三峡文化研究所”和“运筹学与系统理论研究所”等28个研究所、中心和研究室。1996年7月9日,经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成立了学校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由32人组成,主席秦志仁,副主席华鹏、杨新民、李禹阶、董运庭、滕化愚。科协为团结和组织全校广大科技工作者、促进学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4.研究生教育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

1998年6月学校设立研究生处,为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研究生教育逐步发展壮大,硕士点逐年增加。1996年,学校增设了运筹学与控制论、系统理论、人文地理学、专门史4个硕士点,实现理科硕士点的突破,学科门类则扩大到文学、历史学、理学。1997年,增设课程与教学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区域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4个硕士点,学科门类扩大到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研究生人数持续增长,1995年全日制研究生人数16人,1997年26人,1998年增加到47人,较1995年增长了两倍。1996年2月,中文系文艺学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实现了省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

(七)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校园基本建设加快。1995年建成教工住宅一幢(约3000㎡),缓解了部分专家教授和中青年教师住房的困难。1996年投入313万元,建成女生宿舍(现女二舍)一幢,面积6881㎡;1998年投入404万元,建成教学生宿舍一幢,面积8260㎡,学生住宿条件得到改善。

加大数字类图书资源的投入。1995年,图书馆利用世行贷款建设自动化管理系统,历时四年初步实现了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管理的目标。1996年至1998年期间,陆续采购《人大复印资料光盘系列》《中国大百科全书图文光盘》等10余种电子读物,还采购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的七大类光盘,1998年1月,图书馆被授权建立清华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咨询一级站。

三、更名师范大学,实现历史跨越(1999—2003年)

(一)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1.校级领导班子得到充实

1999年3月,中共重庆市委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任命徐仲伟为重庆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兼纪委书记,傅世放为重庆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和院长,任命徐仲伟为重庆师范学院副院长,詹培民为重庆师范学院副院长(正院级),李禹阶、黄翔为重庆师范学院副院长。

2.实行中层领导干部聘任

1999年9月,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公开选拔了机关18个党政职能部门的负责人。2000年4月,党委正式聘任了49名处级干部。通过本轮改革,党政管理职能机构由23个减为18个,精简比例为27.7%。处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从原来的48岁降为44.8岁,40岁以下占31%,正高职称11%,副高职称43%,女干部18%。干部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更为合理,充分体现了干部的“四化”方针,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思想政治教育领先,加强党的建设

1.开展“三讲”教育

2000年9月20日至12月中旬,全校开展历时近3个月“三讲”教育,校级领导6人、处级干部123人参加。通过“三讲”教育,院、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了马克思主义水平,坚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提高了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自觉性,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增强了事业心和责任感。

2.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2000年上半年,党委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制度建设。同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质量,学校党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2001年9月20日,院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建设的意见》等9个有关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的文件,对强化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目的意义、方法措施等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和规定,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3.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我教育

1999年以来,党委一方面抓住“两课”为主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联系实际学习理论。组织部分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成立“大学生邓小平理论宣讲团”,利用周末为大学生举办讲座,先后举行报告20场,听众达3850人次,大大推动了学习邓小平理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制订“十五”发展计划

2000年11月9日,党委下发《关于制定学院“十五”发展计划的意见》。《意见》指出,2001年起的后五年,学校按照国家“十五”计划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三个面向”;抓住国家“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发展机遇,在立足于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同时,适度发展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兴专业和学科;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办学层次,逐步扩大办学规模。力争在五年内,将学校建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范大学,为重庆的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2001年到2004年末,通过艰苦努力,学校“十五”发展计划提出的目标,绝大部分如期实现,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实力,还是教学质量、科学研究都跃上了新的台阶。

(四)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办学空间

1.合并三所分校

学校紧紧抓住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把扩大办学空间及完善专业结构作为这个阶段的首要问题。2001年5月,经重庆市政府批准,市教委所属的重庆幼儿师范学校、原重庆纺织局所属的纺织职工大学并入学校;2003年9月,市教委所属的重庆第一师范学校并入学校。三所分校的并入,缓解了学校发展中土地资源紧缺问题,扩充了师资队伍,完善了直辖市市属师范大学专业结构。学校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幼儿(学前)教育、初等(小学)教育、中等(初、高中)教育师资、高职教育、特殊教育、职教师资和华文教育师资的功能完备的教师教育新体系,为建设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培养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2.建立涉外商贸学院

2001年,由著名工商业界人士胡子昂先生之孙胡大模为董事长的重庆海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学校联合举办民助公办性质学校——重庆师范学院海莱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海莱学院。2004年,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改制为独立设置的民办高等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3.建立华文教育基地

2000年4月底,国侨办〔2000〕016号文批准学校为“华文教育基地单位”,同年6月10日,学校举行“华文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学校以华文教育基地作为扩大对外交往的平台,开展对外文化、教育及经济交流,取得了显著成果。基地成为重庆市对外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学校提高办学层次的重要平台。通过华文教育基地,学校先后招收了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及欧美国家的留学生。

4.设立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2000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职业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在学校设立,该基地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级重点基地。学校成立“重庆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挂靠该基地。

5.建立重庆市教师培训基地

2002年,经重庆市教委批准,学校建立“重庆市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重庆师范学院基地”。

(五)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在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方面协调发展,并以质量为中心,逐渐形成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1.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

从2000年坚持每学年召开全校教学专题工作会议,不断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推动各单位深化教学改革。

2.扩大办学规模

在校生人数持续增加,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由2000年7889人,2004年已达15390人,人数翻了一倍。招生人数大幅增加,2003年全校招收本、专科、高职等各类全日制学生人数达到5115人,2004年招生计划调整到5045人。招生地区由重庆、四川扩大到山东、云南、贵州、陕西、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河北、河南、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山西、天津、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市。

3.优化专业结构

在体系完备的教师教育基础上,截止到2004年,学校全日制本科专业(专业方向)已达45个,涵盖了教育部颁布的十一大学科门类中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九大学科门类。其中,师范本科专业(专业方向)17个,非师范本科专业(专业方向)28个,专业结构体系进一步完善。

4.开展院系调整

着力形成广阔的专业和学科发展空间,1999年以来,学校教育办学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专业不断增加。为进一步理顺院(系)、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归属关系,合理利用办学资源,学校组建调研小组,深入各教学单位开展广泛的调研,并充分吸取其他学校办学经验,在“保证学院稳定,促进学科发展”的前提下进行了院系调整。至2004年底,全校调整设置经济与政治学院等22个院(系)。

5.加大教学投入更新教学设施

充分发挥学校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师范教育发展”项目的作用,从1994年1月11日开始执行至2000年末结束,历时7年,完成国内配套资金投资计划,5个改革课题全部结题并通过世行和国家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2002年,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2934万元专款,用于新专业教学设备的购置和老专业教学设备的更新,较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6.加强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

1997年至2004年,学校招收来自韩国、日本、泰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74名留学生。留学生教育丰富了学校的办学类型,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有利于促进学校同相关国家的国际交流。至2003年,学校已有成人高等教育本科、专科专业近50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专科专业38个,成人脱产、夜大学、函授教育、自学考试、大专预科等五种形式的在校学生24000余人。

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全面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1999年修订本科教学计划,2000年10月,学校修订课程教学大纲,2003年底启动新一轮教学计划的修订。2002级开始试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特长教育培养模式,至2004级时已较为完善,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2002年10月,在个别院(系)学分制试点的基础上,学校通过《重庆师范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从2002级学生开始全面推行学分制。多次投入经费建设多媒体教室和微格教室,从97级开始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选课,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现代教育手段,进一步提高了师范生技能。

8.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2001年5月,学校首届教学督导小组成立。教学督导制有力地规范了教学秩序,保障了教学质量。学校投入600多万元,完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2004年上半年,基本实现教师与学生网上登录成绩、查询成绩、成绩统计、网上选课、学籍管理与学籍异动等功能,教学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与数字化。

9.不断深化课程建设

至2004年,学校建成省级重点课程7门,建成《数学分析》《文学概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动物学》等市级精品课程4门,《综合英语》《代数学》《微生物学》《物理实验教学技能基本训练》《分析化学》等在建市级重点课程5门,已建校级重点课程44门。

10.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建设

1999年,学校先后成立实验室工作领导组、实验室工作专家组,制定实验室工作“九五”“十五”规划,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实验室投入力度,1999年—2004年投入经费4360万元,新购置各种仪器设备年均7786台(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购置仪器设备1031台(件),价值768.32万元,其中大型精密仪器(5万元以上)的28台(件),重庆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协作共用仪器及设备14台(件)。

11.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这期间,学校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学历、职称结构不断完善。至2003年,学校有教学科研人员近800多人,其中教授106人,副教授300余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04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曾宪梓教育奖励基金获得者18人,全国优秀教师、省市级中青年专家、省市级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0人,学校还聘有兼职教授40余名,其中院士5人。

12.全面开展教学评估

2001年,制订《重庆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方案》,开展教学工作全面评估,肯定成绩与特色,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2003年12月,学校成立了教学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评估工作责任制,签订评估工作责任书。围绕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全面普查和专项调研工作,形成《重庆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材料目录》。评估专家组和评估办对照评估指标体系,2004年下半年分两个阶段对全校的迎评准备工作进行了普查。

(六)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谱新篇

1.确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办学指导思想

2000年12月26日,制订了《重庆师范学院“十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 “十五”期间创建师范大学、首次提出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搞好50周年校庆三大任务。

2.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1999年9月8日文艺学成为市级重点学科。2000年12月21日,新增系统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人文地理为市级重点学科。在此基础上,重庆市学位委员会先后批准学校文艺学、系统理论为“十五”期间重点建设学科。

3.加强学术梯队建设

2001年9月4日,学校公布首批教师学术梯队名单,杨新民、黄翔等17人为学术带头人,张荣建、张述林等34人为学术骨干;牟映雪、王玲娟等18人为青年骨干教师。2002年和2003年下半年,学科建设办公室对学术梯队三个层次的人员进行了严格考核。学术梯队的严格评审和考核,对学校的学术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4.加强研究生教育

硕士学位点迅速增加,学科门类不断扩展,研究生培养规模迅猛扩大。截止到2003年,学校硕士学位授权点总数已达28个,涉及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九大学科门类。研究生人数迅猛增长,1998年末,学校研究生仅47人,到2004年末,全日制在读研究生554人。六年之间,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人数增加10多倍,超过全国同期增长水平。

(七)科学研究工作实现整体发展

从1999年到2004年,学校进一步明确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能,采取有效措施确立教学科研的中心地位,增强全员科研意识,实施科研改革,逐步改变了科研工作集中于少数人、少数院系的不平衡状况。

1.科研项目成果丰硕

1999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40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225项,横向课题150项,争取科研项目经费近3000万元。出版专著、教材27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检索100余篇。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80余项。

2.高层次人才有突破

2001年,杨新民教获得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中国科协联合颁发的“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进步奖”。在1999年和2004年召开的重庆市社会科学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徐仲伟、傅世放教授分别当选为第一届、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李禹阶、周晓风教授当选为第一、第二届常务委员。2003年,黄翔教授当选为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004年,杨新民教授、周泽扬教授分别入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3.科研平台建设取得进步

2000年,学校运筹学与控制论重点实验室、动物与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评为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2004年,这三个实验室顺利通过了重庆市教委组织的评估。同年,学校光学工程重点实验室、GIS(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被批准为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2000年学校组建了申报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领导小组,成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处。2002年,学校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重庆市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被批准为首批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八)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1.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取得进展

2002年10月,图书馆计算机拥有量达240台。购买了重庆“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书生之家”中文数字图书,图书馆光盘读物拥有量达3100种,自有网络镜像站数据库总容量达2TB,自有网络电子图书超过5万种。2003年4月被重庆市教委授予“重庆市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优秀奖”。

2.推进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

2000年,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将后勤管理部门从学校剥离成立后勤服务集团,实行企业经营,建立健全有偿服务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次年起按企业化管理新机制运行。

3.基本建设快速增长

1999年至2004年间,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投入约8900万元,先后建成第一教学楼、女生一舍、青年教师宿舍、图书馆扩建、综合实验楼、学生食堂及学生宿舍、第二教学楼及办公大楼、学术交流中心等基建项目,累计92000平方米,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4.成立校档案馆,加强档案工作

2000年11月学校档案室接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评估,获得“国家档案二级单位”资质。2001年6月档案室被评为“重庆市档案工作先进集体”,2002年11月被评为“重庆市高校档案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5月,学校将档案室设立为档案馆,副处级单位,挂靠校办。

(九)更名重庆师大,实现历史跨越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委的关怀帮助下,经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学校2003年初顺利通过了国家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的实地考察测评。3月1日,国家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全委会会议以高票数通过同意重庆师范学院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的决议。4月18日,教育部正式下发《教育部关于同意重庆师范学院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的通知》(教发函〔2003〕99号)。5月1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下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师范学院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的通知》(渝府〔2003〕125号)。重庆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完成历史跨越,学校发展开启崭新篇章。

(十)召开重庆师范大学第一次党代会

2003年12月25日—27日,中国共产党重庆师范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以人为本,勤政务实,与时俱进,狠抓发展,为将重庆师范大学建设成为学科特色鲜明、教师队伍精良、管理水平先进、科研成果显著,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在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科性的、西部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2004年2月4日,中共重庆市委批准中共重庆师范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结果。同意许云开、李禹阶、杨新民、周晓风、徐仲伟、黄书琥、龚燕(女)、傅世放等8位同志任重庆师范大学第一届党委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徐仲伟任党委书记,傅世放、龚燕、周晓风任党委副书记。同意毛宇(女)、汪文忠、陈洪、赵骏、夏力、龚燕(女)等7位同志任重庆师范大学新一届纪委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龚燕任纪委书记,汪文忠任纪委副书记。

(十一)抓住机遇深化学校改革发展

1.开展新一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院系调整

2003年下半年,学校启动了新一轮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精简机关科级机构、实行全员聘任、校内分配制度调整、院系及专业调整,2004年9月基本告一段落。

2.进一步充实校级领导班子

2004年11月,校级领导班子成员逐步配齐,傅世放任重庆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周泽扬任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颜虹任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2.推动“两个转型”

更名为大学后,学校提出“两个转型”:学校由单一的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教师由教学型向学术型转变。为加快转变进程,学校于2004年下半年按新机制试运行。为此,学校加大对教学科研的投入,决定从2004年起每年在学科建设方面投入500万元。同年下半年,投入实验设备经费2000万元。

3.获得大学城校区规划用地

2003年6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实施建设重庆市大学城的战略举措,学校经过多方论证和广泛听取意见,决定进入重庆大学城,建设新校区。在各方面努力下,学校在大学城获得2400亩规划用地。2003年10月24日,学校参加沙坪坝区2003年招商投资洽谈会,校长傅世放代表学校在供地协议上签字,这意味着大学城校区建设正式启动。2003年12月6日,学校在网上发布新校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招标任务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