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夏,风和日丽,莘莘茂华。为助推学生学术成长,充分发挥老师指点建议在研究生教育教学中的推动性作用,切实提高我院整体教学研究工作的实效性。2024年5月30日9:00—12:00在集贤楼312会议室成功举办了首届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
论坛伊始,学院党委书记王丽萍同志宣布开始并进行讲话。在学校70周年华诞之际,王书记回顾了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专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以及学院在2018年成功申报博士学位点之后的五年时间里,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认为延续并定期举办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是促进考古学学科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指出本论坛旨在推动学院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中,我院李禹阶教授,邹后曦教授以及青年教师胡子尧老师、杨诗雨老师和童永东老师作为点评专家。本次论坛由杨诗雨老师主持,有七十多位研究生到场学习。本次论坛主要由在读博士生王裔婷、李林芝、曹攀攀以及杨阳四位同学做学术报告。
首先,王裔婷博士进行了题为《乡村文化遗产的相关综述研究》的报告,她从古村落、农业景观、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价值意义等方面对传承乡村历史文化进行了剖析,介绍了研究方法、参考文献、写作目的及内容特征要素等方面,特别强调了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纵横向的对比。随后邹后曦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肯定了内容的跨界及多类型结合,符合“新文科”趋势,创新点较多。胡子尧老师则认为内容精彩,方向正确,符合文理结合趋势,并用了理工科方法。最后李禹阶教授进行了点评,认为其内容开了好头,实现跨学科专业,富有内涵,方法也利用得当,对学科知识认识深入。
其次,李林芝博士以《GIS信息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为题进行了报告,她从引言、领域、材料、方法等层面汇报了GIS在考古学学中的利用动态,认为计算机载体和结构化数据对空间模型的重要性,突出考古材料的空间和动态,必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多学科理论结合,通视域分析,划定保护范围,协调发展区,并介绍了3D地形边界、等高起伏线及用于遗址的预测,但也提出过度精确会带来弊端。随后胡子尧老师认为可关注聚落考古,技术广泛利用优势,肯定了专业知识的发挥;童永东老师认为比较系统,技术深入,做的功夫较多;邹后曦教授提出当今考古界就缺乏技术型人才,当与地理、生物、化学等知识联合,规划领域,进行寨堡调查。最后李禹阶教授进行了点评,赞同各老师的意见,指出GIS对考古是重要工具,属于中微观研究,具有中国考古的特色,对人地关系、区域分布、环境考古、中国聚落等层面都有涉及,有利于区系类型分析地方发展。
另外,曹攀攀博士展开了题为《先秦蚕形器物演变及相关问题探讨》的报告,她从出土概况、造型演变、分布演变、消失原因等内容进行分析,介绍了出土各蚕形物类型及地区,探讨了形制演变,认为是动物崇拜及生死观念的体现,并逐渐上升至国家礼仪层次,多分布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分析其后世消失原因是去其神格化及养蚕的普及,总结出这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更有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层次。邹后曦教授提出可以时代延后,加入汉六朝时期,地域可扩展至上游,举例了川西考古文化受到西北文化的影响,是马家窑文化南下的成果,蚕很可能与蜀得名有关。胡子尧老师认为这是典型传统考古的器物研究,涉及衣食住行,突出类型学的重要性。
最后,杨阳博士以《三峡地区文明起源研究》为题展开了报告,从前贤成果回顾、先秦时期三峡考古文化谱系、从原始部落到文明神邦、三代以来的城邦及霸国及结语部分进行了汇报,认为考古证明,早期三峡地区聚落林立,信仰发达,是典型的早期文明发生、发展区,体现在反映首领权威与形象的公共场所、祭祀仪式、主神崇拜、水利设施、高级官邸以及随葬器件等遗迹遗物上。在人类学理论视角下,结合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可知三峡地区和中国其他早期文化区一样,文明进程先经历了三个阶段:氏族部落末期的神邦到早期国家的城邦及霸国。这在南方文明的演进序列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胡子尧老师认为文明探源工程二十多年,在二里头、良渚等已经明晰,西南地区还欠缺,选题具有学术价值,紧跟学术热点。邹后曦教授提出文明、国家等概念要有依据基础,建议了考古文化划分可进一步思考,理论方法使用要合理可行,材料运用要更加系统,一些观念需要慎重使用。
在四位博士报告结束和与会专家评议之后,李禹阶教授对本次论坛的成效作了总结发言和展望;李禹阶教授肯定了各位博士的报告所带动的学术氛围,并从考古学专业的角度强调了论坛应该持续地开展下去;认为学科发展应该从多角度多方法的运用与考古研究相结合,通过发展专业教研厚积学生专业知识,通过学术交流打通学生思维瓶颈,从而为实现学院考古文博相关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在本次博士研究生论坛即将结束之际,学院党委书记王丽萍同志、执行院长蒋刚教授同李禹阶教授、邹后曦教授、杨诗雨、胡子尧、童永东等青年老师,以及四位参与汇报的博士生进行了合影留念,为历史与社会学院 考古文博学院首届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圆满举办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