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文学院承办的重庆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讲座暨“精是讲堂”第68期在汇贤楼113报告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常培杰应邀作题为《美的显像寄身于灵晕:本雅明艺术批评观探讨》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文学院贾玮教授主持,文学院部分师生参加。
常培杰围绕着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灵晕(Aura)理论展开讲座。他指出“灵晕”作为本雅明艺术理论的核心概念,最早并非在《摄影小史》中提出,实际在1921年的《写作与救赎》中已有涉及。
随后,常培杰梳理了本雅明的“灵晕”说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1年),本雅明主要从美学角度讨论灵晕与“美的显像”的关联,认为灵晕是美的表象所必需的“遮盖物”,美的本质正是寄身于这种遮盖物之中。第二阶段(1922-1930年),本雅明开始关注灵晕与无意识的关联,将灵晕现象与人的内心体验紧密相连。第三阶段(1931-1940年),本雅明从技术和经验角度系统讨论了灵晕的特征及其消散原因,揭示了灵晕在现代社会中的变化。
常培杰指出,美的表象与灵晕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美的表象既是灵晕的显现,也是灵晕的遮蔽。一方面,灵晕是美显现的媒介,是艺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美的本质的体现。另一方面,美的显像并非直接呈现于人们眼前,而是寄身于灵晕之中,恰如谜底与谜面的关系,谜底就在谜面之中。美的本质不仅在于其外在表象的显现,更在于其内在真理的揭示。美的表象并非完全再现现实,而是指向自身的一种本真表象,这种表象舍弃了物性要素,追求纯粹形式,使得艺术作品成为一个谜,而解谜的过程就是探寻艺术作品之“真理性”内容的过程,即探究美的本质的过程。
互动提问环节,当被问及“如何解读电影中的人为光晕与自然光晕之间的差异”时,常培杰指出,自然光晕的存在是自然发生的,人们通过内心的稳定感受可以直观地把握其本质。而人造光晕则是一种人为制造的产物,是被强加于事物之上的,具有虚假性、社会历史性和动态生成性,它可以在任何事物上产生,因而永远无法取代自然灵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