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表型可塑性与个体变异--从生理生态到种群生态”全国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何瑶 图片编辑:邓桂华   发布日期:2019-05-13   点击数:

5月10日至12日,“表型可塑性与个体变异--从生理生态到种群生态”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动物学会动物生理生态学分会、中国生态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我校承办。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西北高原所、中科院地理所、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等37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50余名代表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动物学会动物生理生态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我校教授付世建主持。

本次大会是一次观点纷呈、规模宏大的学术盛宴,共有6个大会特邀报告、15个大会报告以及13个研究生专场报告。这些学术报告重点关注动植物表型可塑性和个体变异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对象从无脊椎动物(如贝类和海胆)到脊椎动物(如鱼类、两爬类和兽类),研究层面从个体生态到种群生态,对我国生理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的发展与繁荣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开幕式上,原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重庆市副市长、政协副主席、西南大学谢小军教授,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动物所王德华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种群生态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杭州师范大学董鸣教授,中国动物学会动物生理生态学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师范大学计翔教授,重庆市动物学会理事长、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志坚教授,重庆市生态学会理事长、西南大学陶建平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先后发言,对我国生理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的发展壮大与学科融合寄予厚望。

会议期间,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斌教授与嘉宾们会面交流。

我校夏继刚教授作了“重庆师范大学生态学和生物学学科建设”的大会报告,曾令清副教授作了“饥荒vs盛宴:鱼类对食物资源变动的生理和行为调节”的大会报告;研究生杨亚和张嫱分别作了题为“代谢表型和环境类型对中华倒刺鲃集群行为的影响”、“繁殖期四种淡水鱼类的化学预警通讯比较研究”的学术报告,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引起参会代表的热烈关注。

闭幕式由计翔教授主持,他认为本次会议加强了国内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生理生态和种群生态同行之间的交流,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动物生理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扩展研究领域和研究队伍、提高学术水平、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合作和交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过专家组评选,本次学术研讨会评选出6名研究生学术报告奖。我校张嫱获二等奖。

大会在浓厚的学术气氛中圆满落幕。

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邮编:401331 党政办电话:023-65362555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邮编:400047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邮编:400700
版权所有©重庆师范大学 渝ICP 备05001042号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