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桃李芬芳】躬耕教育管理事业 心怀大爱勇担当 ​——1978级校友 “重庆市教育工作终身贡献奖”获得者 何大同

来源:   作者:   编辑:蔡童   发布日期:2024-07-11   点击数:

      何大同,1978年就读于重庆师范学院物理专业。曾任重庆师范大学物理系党总支书记、校人事处长、纪委副书记,2003年9月调任重庆职业技术学院任党委书记兼院长,2007年任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院长,2009年10月获重庆市先进工作者和重庆市教育工作终身贡献奖。

育人才,春雨润物细无声

      何大同毕业后即留校任教,先兼任班主任,后任系党总支副书记、书记。每年录取了新生,他都要仔细查阅新生档案,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反复对照学生照片来记住学生姓名,做到了然于胸。新生到校,他一见面就能叫出学生的姓名,学生既惊奇又温暖,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对学生工作,他将“管理”的内涵升华为“育人”,特别关心“落后”“特殊”学生,注重全方位、全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待学生如兄弟姊妹,深受学生爱戴。他任学校人事处长,将“人事管理”转变为“人才服务”,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熟悉掌握人事政策,协调疏通各方关系,在人才培养、职称评审、工资晋升、人员招聘、职工福利、子女就业、落实政策等方面,为学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教职员工排忧解难。他任学校纪委专职副书记,将“纪律检查”落实到为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上,加强党风党纪教育,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在执法执纪上宽严相济,得到上级和群众的充分肯定。

谋发展,挥师西进大学城

      2003年9月,何大同调任重庆职业技术学院任党委书记兼院长,他主持召开了新班子的第一次党委会和行政办公会,讨论学院今后的改革发展。他分析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介绍了曾在重庆师大参与拓展新校区的有关工作,认为学院要发展,就必须要走出去,“抓住天时,改善地利”,脱离旧环境,建设新校区。他带领班子成员,积极向市教委、市规划局、沙坪坝区政府汇报,克服一连串困难,在大学城争取到新校区建设用地。为筹集建设资金,他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群策群力找银行贷款、向学校借钱、找企业垫资、向员工集资,在没有出让老校区的情况下,千方百计解决了资金困难。2006年4月,新校区开工典礼隆重举行,黄奇帆常务副市长亲临剪彩、奠基。重庆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合两校,打造高职新航母

      2006年2月,教育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要在三年内遴选出100所高职院校给予巨额经费支持,是高职领域的“211”工程。为抢抓机遇、创造条件,何大同主导学校领导班子抛开合校后个人领导职务进退的顾虑,与一墙之隔的重庆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班子达成了共识,在两校整合、规划调整、校区建设、新生入住、评估延期、方案申报、人员分工、费用分摊等具体事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他提出“合校、合心、合力”的方略,凝聚人心,推动工作。2007年2月,市政府行文批复重庆职业技术学院与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合并,组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打造出重庆高职领域的航空母舰。

攀高峰,建设国家示范校

      两校合并后实力增强,争创示范,志在必得。为达到教育部要求申报院校必须获得评估优秀等级的条件,何大同组织全体师生,在办学指导思想、抓机遇建新校、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和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探索高职教育规律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素质和就业率等方面,狠抓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7年12月,教育部评估专家组来校,充分肯定了学校的成绩,评估获得优秀等级。

      2008年7月,何大同与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财政局局长组成的答辩组到北京参加教育部的专家评审。学校基础扎实、成绩显著,他胸有成竹,应答如流,学院雄厚的建设基础、完美的建设方案、高昂的建设激情,得到教育部领导、专家的高度认可,顺利通过了现场答辩。9月,教育部、财政部行文,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单位,成为全国100所示范高职院校之一。

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邮编:401331 党政办电话:023-65362555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邮编:400047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邮编:400700
版权所有©重庆师范大学 渝ICP 备05001042号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