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国教育大会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集结号,做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总动员,开启了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新征程。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质量,人才培养层次实现质的飞跃,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新增18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增幅高于重庆市平均水平,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总量位居市属高校第二。从今天开始,重师新闻网将推出“瞄准·一流专业”系列报道,介绍我校市级一流专业具有特色、富有成效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理念,把握趋势落实政策累资本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从1993年开办以来,不断发展与进步,成为重庆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十三五”重点学科支撑专业,是重庆市智能化特色学科专业、“三特”特色学科专业群“计算机软件与信息服务学科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共有6个市级科研、教学平台。
计算机信息与科学学院副院长杨德刚教授表示,该专业贯彻落实我校“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的整体发展目标,助力打造我校“名生、名师、名气”特色品牌。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定位于把握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发展趋势,以服务面向重庆地方产业大数据智能化转型发展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该专业建设累积优势、特色突出,利用校企、校校联合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建构先进办学模式,走协同育人之路;领导小组每年进行行业调研,保障专业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
双管齐下,师资力量学生培养两手抓
师生互动,创教融合,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在创新创业中服务学生成长,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
“我们的教学团队是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层次合理的兼具教师和工程师特征的优秀师资队伍。”杨教授谈到。通过健全教师发展平台和机制和大力引进优秀人才,该专业积累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加强了培养行业新兴技术人才方面的实力,教学团队荣获大量荣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优化“校企互嵌、创教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融合生态链的建设。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养成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师生转变观念,通过产、学、研一体的多方互动,多渠道、多层次、系统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我们会定期通过对毕业生、实习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反馈情况,对学生的培养进行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使毕业生严格达到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工程实践能力强、交流协作能力好的标准。”杨教授如是说。
深化改革,优化体制合作创新显成效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使专业的综合改革势在必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积极探索、稳步前进,坚持“新工科”办学理念,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构建以专业关键能力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效果。近三年,该专业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10余项,获省部级学科竞赛奖30余项,本科生发表论文3篇,申请软件著作权20余项,创办5家企业。
杨教授谈到:“得益于‘H+众创空间’为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生们创业成果显著,各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予以广泛好评,就业前景良好。”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在“一流专业”建设项目中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专业能力,日益丰硕教学成果,完善教学平台,科技研发服务地方成果显著,专业建设和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优势明显,特色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