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拓宽历史学学生的视野,了解古代治理思想,加深对历史与时代发展关系的理解,我校历史与社会学院于11月14日下午在集贤楼312会议室开展以“中国古代治理思想的起源及其当代价值”为主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秦汉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教授主讲,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李禹阶主持,部分历史学研究生和本科生与“求索学社”全体成员参与。
卜所长阐明了他选择这个主题的原因,表示在当下“治理”作为一个热门词汇浮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引发了不少人对此的讨论,而大众提出中国古代只存在统治而非治理,这引起了他的兴趣。
紧接着,卜所长与同学们探讨了何为“治理”、何为“治道”,并借用儒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关于治道文化传统的发展。他谈到,词义变化是社会变化的一种表现,“治理”一词的出现,是战国国家形态转型的反映。
卜宪群所长以史为本,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指出,治理不仅需要制度、治理能力和价值观的共同结合,更需要党和国家的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