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研究员等正高职称人员

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是一所以文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学府, 校园面积2688亩,包括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和北碚校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师资  >  教授、研究员等正高职称人员  >  正文

王学振

   王学振(1969-),男,湖北江陵人,编审,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与批评、编辑出版。20047月至20126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200611月获副研究员职称,201112月获编审职称)。20089月至20116月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127月起,任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教学(语文)等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学概论》、《抗战文学研究》、《中国南方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等课程。

主持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题材研究" 200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2010年度重庆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抗战文学中的 '重庆'形象研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独著《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及话语嬗变(晚清至民国)》、《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片论》,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文学研究》《鲁迅研究月刊》《文艺争鸣》《小说评论》《西南大学学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重庆大学学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满族研究》《编辑学刊》《编辑之友》等刊物发表论文近70篇,其中核心刊物20余篇。专著《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及话语嬗变(晚清至民国)》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20篇,《战国策派思想述评》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5年第7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9期分别全文转载,《再论抗战文学中的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等文章收入《中国文学年鉴》。著作《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及话语嬗变(晚清至民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版权所有©重庆师范大学 渝ICP 备05001042号 渝公网安备 50009802500172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