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研究员等正高职称人员

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是一所以文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学府, 校园面积2688亩,包括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和北碚校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师资  >  教授、研究员等正高职称人员  >  正文

​蒲林昌

一、个人基本情况

蒲林昌1966-),男,四川省西充人,管理学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主要承担《财务管理》、《会计学、《资产评估》、《会计制度设计》、《公司金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开发与教材分析等本科、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校级精品课程《财务管理》负责人;主要从事公司理财、民营经济农村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和主研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社科规划、重庆市教委等项目10多项,在新华月报》、《经济纵横》、《理论探讨》、商业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农经济》等独立发表论文30余其中被SCI、CSSCICSCD等来源期刊收录9篇。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经济学)1项。

二、教育与工作经历

(一)教育经历

1986.09—1990.06  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经济学学士

2006.03—2008.06  重庆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管理学硕士

(二)工作经历

1990.07—1995.12  西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6.01—2000.05  西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00.06—2006.06  重庆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006.07—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三、代表性论文

[1]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模式的思.《新华月报》2007.07(原载《商业时代》2007-05);

[2]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经济纵横》2008(5);

[3]促进混合所有制发展的企业并购路径优化研究.《理论探讨》2015(5

[4]转变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策略探讨.《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1)

[5]我国西部中小企业成本困境问题浅析.《科技管理研究》2007(7)

[6]西部乡镇中小企业创业扶持问题分析.《农村经济》2003(08)

[7]民营中小企业创业成本问题分析.《商业研究》2006(22)

[8]对我国农村林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农业经济》2008(12)

[9]经济转型背景下教育投入机制的创新.《教学与管理》2011(10)

[10]西部乡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目标追求.《乡镇经济》2004(2)

四、主持或参与重要项目

[1]巨灾风险管理机制设计及路径选择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AGL008)

[2]中国绿色增长方式下大气污染治理的动力机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13BJL092)

[3]考虑共谋行为的多属性采购拍卖理论与优化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71122)

[4]金融回归本源发展的中国式分权制度创新研究国家社科基金19XJL005

[5]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机制与模式研究(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

[6]基于山地资源综合开发的山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09XJY011)

[7]重庆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高校专业结构改革问题研究(市教改项目0631015)

[8]专业硕士教育的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重庆市教委教育规划重点项目)

[9]重庆市养老基金管理的关键问题研究(重庆市教委软科学项目KJ110619)

[10]碳排放交易机制中企业CO2成本转移与减排绩效优化研究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SKGH052

五、教学、科研获奖

1.《政府诱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经济学)

2.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第五届教学成果二等奖(管理学)


版权所有©重庆师范大学 渝ICP 备05001042号 渝公网安备 50009802500172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