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科学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掠影-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处(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生入学教育⑦ | 教育科学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掠影

来源/作者: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23-10-20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精神,提高大一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性,扣好大学生活的第一颗扣子,10月7日至19日,教育科学学院采取分批次、分专题、分阶段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安全主题教育、校史校情等系列入学教育活动,有效促进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思想启迪与生活适应。


生理发展健康

01

为帮助2023级新生树立正确的身心发展观,107日上午,由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的23级新生生理健康讲座在校友会堂圆满结束。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校医院徐舟群老师进行讲解。

身体健康方面,徐老师首先从常见病、传染病等方面出发,讲解一些常见病症的相关症状以及简单的应急治疗手段,这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急救知识,还为紧急情况的发生打一剂“镇定针”,比如用“心肺复苏”救助失去意识的人,用“海姆立克”救治噎住的人……在专业的指导下,同学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这份“保命秘诀”的重要性,纷纷认真学习。

心理健康方面,徐老师表示,在学业、感情、经济等种种压力下,有许多同学会感到焦虑无助甚至是心态崩溃,此时正确的解决方法应是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全的人格,以迎接未来更多未知的挑战。

性健康方面,徐老师指出,性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社会生活中与同性、异性之间的交流,就是一个不断健全人格的过程。同学们应提高性认知,成为自己性行为的主人,学会保护自己,调节自己,爱护自己,发展和完善自己。

通过本次生理健康知识讲座,同学们对“健康”一词有了新的理解。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同学们会关注自己的生理健康状态,在实践中逐渐完善人格,为自己的人生保驾护航。




科学道德学风建设

02

为向2023级新生传递学术研究的相关经验,培养新生的学术道德,引领学术新风,107日上午,“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术研究”主题讲座在校友会堂顺利举办,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廖婧茜主讲。

廖老师以自身为喻讲述了“一只笨鸟的奋斗史”,并给予新生们四点建议:重视学习、培养阅读习惯、积极参与各种讲座、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和学生社团工作。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同学们应当时刻增进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成为专业技能扎实的人才,并在学习外通过阅读、听讲座等途径拓展视野,最后,可以通过参与班级管理等工作获得归属感与成就感,培养责任心与主人翁意识。

此外,廖老师还提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师是立教之木、兴教之源”,她激励当代大学生争做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实践、跨学科学习、了解多样性和包容性教育、倡导变革、保持激情、家校合作,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开垦者和领头羊。

新时代的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正在书写更多精彩的青春故事,新生当以“四有老师”为榜样,怀抱梦想、脚踏实地,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梦想蓝图中去。


安全知识教育

03

为加强大一新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携手构建安全健康的和谐校园,107日,教育科学学院全体大一新生于校友会堂参与安全教育主题讲座,讲座由保卫处消防科科长张国建主讲。

整堂讲座从消防安全、防诈骗以及国家安全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张国建科长先以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惨痛案例引出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近年来,我校寝室消防安全成为消防安全的重中之重,为了预防寝室火灾,同学们应当自觉杜绝大功率电器的使用,严格遵守学校的消防安全准则。

防诈骗部分,张科长用现实中血淋淋的教训告诉大家,务必时刻遵守“六个一律”,远离诈骗。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要自觉远离“杀猪盘”、“网恋”、“投资”等诈骗深渊,提高防范意识,保护自己及他人的安全。

最后,张科长强调,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人人都应当时刻注意国家安全,不拍摄、不透露任何关于国家机密的信息。对于国家敏感信息应保持高度警觉,尽到自己作为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

安全伴我行,规则在我心。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提高警惕性,既保护好自己,也关注国家安全,共同携手拉起安全的保卫线,构建美好和谐的校园生活。



校情校史参观

04

为了使2023级新生深入了解重庆市师范大学校情校史,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从学校的历史征程中汲取经验,108日,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开展了校情知识介绍活动。同学们在辅导员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博雅楼的校史馆。

参观过程中,讲解员以饱含深情的言语调动了同学们的情绪。重庆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悠久的办学历史造就了重师独特的文化底蕴。“有教无类,以文化人”是学校近70年办学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希望同学们能从重庆师范大学的教育中,孵化成为优秀高质的教育人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跟随着志愿者的脚步,同学们来到校史馆。校史馆共由六个展厅,分别为序厅、历史展厅、成果展厅、校友风采展厅、怀旧展厅以及展望厅。每个展厅中都蕴藏着重庆师范大学别样的历史,从立身师范学校的办学理念,到重庆市唯一的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从优秀的校友到宝贵的学生记忆,校史馆贮藏了许多珍贵的回忆。如今它依然在不断更新,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为它注入了勃勃生机。

此次参观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重师的历史精神与文化底蕴,相信2023级新生将谨遵学校“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校训,时刻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在充满希冀的四年时光中,与重师、教科共同进步成长,走向灿烂辉煌的大学征途!



心理咨询中心参观

05

10月8日,教育科学学院组织2023级全体新生参观校心理咨询中心,同学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顺利完成了此次参观活动。

“心理越是健康的人,越通透阔达,柔和从容”。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对于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走进、参观咨询中心,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心理咨询中心不仅全面配备了宣泄室、运动区、阅读区等专业区域供同学们正确释放情绪,还拥有专业实力雄厚的心理咨询师,能够为压力较大的同学们提供专业咨询帮助,及时对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干预。

本次参观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学校对全校师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希望同学们能时刻正视自己及他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对心理健康的管理和关切,培养健全积极的人格,在未来四年中的大学生活中做到心向阳光,人自绽放。




图书馆资源使用教育

06

为了让新生们熟知图书馆的资源使用方法,为大学学习生活保驾护航,108下午,在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带领下,2023级新生于图书馆顺利完成了图书馆资源使用教育。

跟随着管理老师的步伐,同学们了解图书馆的资源种类、藏书范围以及图书馆的分类系统、目录的使用方法。管理老师提到,学校图书馆中书籍门类众多,同学们不仅可以利用书籍查找专业知识,还能丰富课余生活,培养阅读习惯。期间,同学们兴致盎然地尝试起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目。

随后,老师还向同学们示范如何利用图书馆网站、电子书籍资源查找自己需要的专业知识,以及如何正确地预约自习室“梦厅”,这不仅能够使学校资源利用最大化,更能开拓同学们获取信息的道路。 最后,老师倡导大家合理规划借阅时间,注意借阅期限并按时归还。

书香激荡青春,阅读启智人生,通过本次图书馆资源使用教育,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握用好图书馆的钥匙,积极利用图书馆资源,提升学术能力,在大学图书馆度过一段美好而有意义的时光!




职业生涯启蒙

07

为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及职业认知,培养良好的职业规划意识,1012日,职业规划启蒙教育讲座在砺志楼T2315教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学院生涯二级站负责人吴小东对同学们进行指导。

没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没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叫航行。由此,吴老师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对“规划”一词展开叙述。首先,吴老师提出:同学们要对自我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规划是同学们基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渴求下的自我谋划,它指明未来的自我发展方向。其次,如何做好规划才是重中之重。大学生之所以要学会职业规划,是因为它能帮助大学生适应环境的挑战,引导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并努力实现,鼓励同学们在走进重师和走出重师之间实现成长成才。

在了解了“是什么”和“为什么”之后,吴老师向同学们重点阐述了“怎么做”。要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就要结合自身特征与职业环境,找到能让人与职业共同发力的方向;学会制定长短期目标,在学习与实践中提升专业素质;最后就是不断协调与平衡,逐渐养成生涯管理的好习惯,提升发展信心与能力。

本次活动启发同学们对人生规划的再思考,在学习中改进不足,追寻更为璀璨的明天!




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

08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艾滋病宣传工作,10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邀请了刘涛老师在励志楼给全体大一新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主题讲座。

刘老师围绕“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阻断”“艾滋病预防”三个方面展开主讲,并通过现实案例、互动问答等方式,引导同学们对艾滋病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较为深刻的了解,倡导大家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建立起预防艾滋病的决心。

此外,刘老师提出,只要人人都能做到洁身自好,爱护自己尊重他人,坚决防止错误性行为,拒绝吸毒等犯罪行为,及时预防与治疗,艾滋病便能得到有效控制。作为教科学子,同学们应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建立起预防艾滋病的决心。

本次讲座提升了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对艾滋病更全面的认识,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真正做到防艾增爱!




第二课堂教育

09

为了让23级新生深入了解学校第二课堂教育模式及考评方式,1029日,新生第二课堂入学教育于砺志楼T2315教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学院团委学生会办公室负责人殷娟雅主持。第二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帮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殷娟雅为同学们详细解释了第二课堂学分与第二课堂积分的关系及考核要求。对于二课积分,同学们需达到学年指标,才能顺利兑换二课学分,完成毕业要求。其中,毕业要求设置了七个模块的学分,同学们可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在大学前两年提前达到毕业要求,一方面有效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一方面也为考公、考研、实习等留下充足时间。随后,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注册登录第二课堂进行学习,通过查看个人积分、分数问题反馈等流程,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第二课堂具体考核要求。

本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明白了第二课堂的重要性,还了解了如何自主展开第二课堂的学习。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涯中,相信同学们会以第二课堂为契机,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青年,以灼灼风华充实自我,以满腔热血绘就人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