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重庆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路径,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微专业建设,1月15日,重庆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平台暨心理健康教育微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博雅楼503室举行。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永宜出席研讨会,共青团沙坪坝区委员会、重庆市心理示范中心、重庆市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负责人作为校外嘉宾受邀参加,我校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心理健康教育》微专业授课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研讨会。

黄永宜在致辞中对各兄弟院校及中小学心理育人骨干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支持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各职能部门领导、专家教授以及同学们表示诚挚感谢,并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以及在心理育人中所取得的成果。她指出,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青少年群体心理压力来源显著增多,推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平台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重庆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队伍培训研修基地示范与辐射效应,竭力用大学的“大手”牵起中小学的“小手”,贯通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未来,我校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整合各部门、各学科资源,共同打造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微专业,为中小学培养更多懂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推动重庆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创新发展。

学校教务处副处长梁静介绍了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微专业的思考与打算。她表示,2024年9月,学校整合全校优质教育资源正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微专业,由校领导亲自领衔,携手相关学院院长、专家教授共同打造,旨在培养具有复合型能力的中小学教育师资,为推动重庆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贡献重师力量。
自由交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微专业授课教师从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五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经验和深刻思考,并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技巧提出建设性建议。学生代表、教育科学学院2023级特殊教育专业张嘉晅同学分享了自己选择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微专业的初衷与收获。重庆市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负责人立足高校视角,从大学反观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形成与现状,提出充分发挥示范高校引领作用、深化大中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强化家校医社合作、加强心理育人工作队伍一体化培养等宝贵建议。重庆市中小学心理育人教师代表积极分享了他们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取得成效,并提出了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挑战,围绕加强师资培训、提升家长认知、优化资源配置、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展开热烈研讨,以期进一步推动重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会后,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不仅为全市心理工作战线同仁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更激发了大家对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的深入思考。学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大中小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多重师智慧和力量。
